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忠言逆耳真的利于行吗(忠言逆耳真的好吗)

忠言逆耳真的利于行吗?

“萨特的批判即可以被解读为轻蔑,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鼓励”~

—摘录《成为波伏娃》P122

忠言逆耳真的利于行吗?

就像过去很多年被广为倡导的“短板理论”如今被改写为“长板理论”一样,现如今,忠言逆耳真的利于行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说,忠言逆耳只对部分人有效,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显然并不是有效的。

细细想来,是否很多的忠言逆耳里或多或少都有轻蔑或高人一等的成分呢?

就像萨特之与波伏娃。至少波伏娃在与萨特的关系里将自己理解为“智识上的寄生虫”“关系里的从属者”,甚至不止一次的陷入自我怀疑的低估。

忠言和否定界限模糊,较难区分。

萨特认为的忠言,对才华横溢的波伏娃都感受到的是逆耳,更别说利于行了。所以,是否是忠言,权威的定义方为接受方。

多数的忠言逆耳里,多少都带有另一层含义:你不够好,你是不对的,这样才是对的,你应该这样,你应该改变。

对于这样的忠言,只有那些内心强大的人,才不会解读为否定和不被接纳,而更多的人或许接收到的是被否定的负能量。

这也印证了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这句话,我的理解有两个层面:

一是不要让他人成为自己的地狱,二是不要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先说第一层:莫让他人成为自己的地狱。

即人要拥有强大的分辨能力,能够识别哪些是于自己有负面影响的人事物。更要有内心强大的抵御能力,能够去隔离和屏蔽对自己不好的影响。

二是不要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通常而言,人们能理解的是不要向他人传播负能量和消极思想。这是不要成为他人地狱的第一方面。

其实,这里也还包含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不要站的太高去俯瞰他人,毕竟,每个人适合的节奏和鼓点皆不相同。或许黑暗和过分耀眼有时候于他人而言,效果是相同的,伤害也是近似的。

这是我对“他人即地狱”的浅见。

因此,相较于忠言逆耳,或许赞美对很多人而言更为顺耳,因为赞美里的另一层意思是接纳,而接纳本身起的是长效的力量。

最后,无论是忠言逆耳对应的负重前行,还是接纳对应的轻装上阵,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才是核心,可以异曲,只求同工。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忠言逆耳真的利于行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