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宋朝强干弱枝政策什么意思(北宋的强干弱枝)

强干弱枝——大宋的另类行政体制

前文说到宋朝建立于五代乱世,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后,黄袍加身。这大宋开国局势也不好,燕云十六州一直没有全部拿回来,倒是契丹虎视眈眈。赵光义,在拿下北汉后,尝试着与契丹干一仗,结果自己还中箭了,仓皇撤离。

中央集权plus

大宋呢,一方面鉴于唐末五代的乱世,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一方面自个又是拿的后周天下,老赵家也怕手下的人闹一场‘陈桥驿兵变2.0’,所以大宋在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搞了个中央集权plus版本。

宋朝初年,政治的侧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机构间的分权与牵制,强化皇帝对政权机构的操控,进一步增加皇帝对于国家事务的决定权。

宋朝强干弱枝政策什么意思(北宋的强干弱枝)

赵匡胤

尾大不掉

可是多个机构的分权与牵制就不得不增加工作人员,各个机构还会互相踢皮球,造成效率低下,办事不力。在地方上大量运用文官,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导致地方权力过小,许多事务不能独立处置。在军事方面,搞什么禁军、厢军,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从而,使得大宋的行政体制尾大不掉,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

宋朝的中央行政体制是二府三司制度。这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中书门下是宋朝的最高行政机关,部门长官叫作中书门下平章事,通常由两三人担任,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把丞相之权分成几个几个中书门下还不够。老赵说:能让丞相掌权算我输。于是为了防范于未然,又设立副相参知政事.

枢密院是最高军事行政机构,此部门长官叫枢密使,枢密使与宰相同品级。之所以设立枢密院,是为了进一步削弱宰相职权,增强皇帝的实权。

那么:三司又是哪些机构呢?

前面的二府管行政、军事,三司则是管理财的。三司分别是:掌管工商收入、兵器制造的盐铁司;掌管财政收支,粮食漕运的度支司;掌管户口、税赋、酒业的户部。宋朝呢,地方上不留税,全国的财赋尽出三司。

那么地方上的行政体制又是如何呢?前头提到,大宋是强干弱枝。所以,地方上的行政体系也是以制约为主。

宋朝强干弱枝政策什么意思(北宋的强干弱枝)

清明上河图

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为路-府(州)-县。这个路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相当于是中央的派出机构(这有点后世元朝行省的味道)路一级的行政职权也是分散的,一分为四,分别是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使,提举常平使,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财赋、司法、盐铁专卖等。地方上称之为四司,四司互不统属而是互相监督,都听命于皇帝。

文官任知州,为啥有个“知”字在前头,这是为了表示暂时而非长久的意思,因为知州三年一换,以防止地方势力做大。此外,设置有通判,监督知州工作,和知州联署公文,达到分知州之权的作用。知县也是有皇帝任命文官去做。

后果宋朝强干弱枝政策什么意思(北宋的强干弱枝)

开封

强干弱枝,造成三冗局面,以致于:“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意思是,这套制度,整的地方上没啥权力,也没啥钱,金人打过来,汴京没了,地方上根本不能抵御金人,一触即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强干弱枝——大宋的另类行政体制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