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弟子规第6节(弟子规第六讲内容是什么)

今天我学《弟子规》·第六章第五节

1.阅读理解:

(1)见富贵而生馋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朱子治家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孟子

(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论语

(4)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永远是朋友

(5)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

2.有些同学上课喜欢讲小话,别人看书或做作业是去打扰他,请你结合“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说一说你的体会,并与大家相互交流,然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

第五节 明辨是非 惩恶扬善

原文: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解释:

对于别人的缺陷,不要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张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作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解说: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这里告诉我们,要以正确的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短处和隐私。别人的缺点短处,不要随便揭穿,别人的隐私不要乱说。

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爱面子,而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缺点或短处,这些短处或缺点可能是自己的心病或痛处。所以我们随意不要去揭开。

而对于隐私,更应去尊重。法律也强调保护个人的隐私。因此,我们不要做无聊的事,去做揭示别人的短处或侵犯别人隐私的傻事,这样不仅会犯法,还与人结怨。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前面讲了我们不要揭露别人的短处,要保护他人的隐私,那么如何看待别人的优点和强处呢?除了向他们学习之外,我们还要赞美称颂。这样就会促使他做得更好。这就是“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因为别人做了好事,有了善举,你称赞他,其他人也会受到鼓舞而效仿,善行就会扩展,好事就会增加,所以,扬人善即是善。也是见贤思齐的具体表现。

现在有的人善恶不分,更不用说扬善了。这是因为文化出现断层,传统文化缺失,而一些中外的不良之风乘机侵入,所以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就是大善。也是我们学习《弟子规》的深刻意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前文讲述扬善就功德无量,这两句反过来说,如果扬恶,那就是作恶,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到处宣扬别人的缺点或过失,这是最坏最恶的事,是最大的过失,还会给自己引来灾祸。

古人说:“口是祸福之门。”到处宣扬别人的过失,张扬甚至夸大别人的缺点,不管是无意还是私心,就会把别人贬低。如果形成了这种习惯,就是搬弄是非。甚至在与人谈笑之间就造了恶,闯了祸而自己还不知不觉。

所以古人又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是非。”要谨防祸从口出啊!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这两句又深入一层,讲朋友之间要懂得相互规劝,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不能相互规劝,那么于道于义都有亏损。

规劝朋友要注意场合,尊重对方。在大群广众之下一定要注意分寸。最好是两个人私下说最好。规劝朋友往往出于好心,目的是为了朋友改过,为了朋友进步。如果方法不对,或场合不适宜,那么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还可能引起朋友反感,产生抵制的逆反心理,那就得不偿失。

作业:

1.理解下列词语,并根据意思分为两类

说三道四 惩恶扬善 说长道短 搬弄是非 实事求是 行善积德 睚眦必报 好大喜功 良药苦口 莫论是非 谦虚谨慎 弄虚作假

2.根据你的所见所闻,结合本节的内容,写一篇学习心得。

3.阅读下文,仔细体会

隐恶灾祸少,扬善世风善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切莫当众揭露别人的短处,切莫说起别人的隐私处。这里特别写了两个“切”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般人最痛恨的,就是自己的短处被人揭发,自己的隐私,被人提起。表面上看,让他人失掉面子,自己好像很痛快,实际上这是特别拉仇恨的事情。曾国藩曾经所说:“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失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如果无意中听到他人隐私之事,要慎重处理,处理不好,容易引来灾祸。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出逃到齐国,齐桓公对重耳不错,重耳很满足这种安逸的生活,住了五年,没有重返晋国的心。有一天,他的几个随从聚集在一棵桑树下商讨如何让重耳回归晋国的事,恰好树上有一个养蚕女奴正在采桑叶,偷听到了他们的计谋,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怕养蚕女奴泄露此事,于是把她杀了。

王羲之小时候很招大将军王敦的喜爱。有一次,王羲之在王敦帐中睡觉。无意中听到王敦与参军密谋叛逆的事情。王羲之佯装熟睡,口水都流出来了。王敦他们商讨到一半,想起了王羲之,掀开帐子,发现王羲之睡得很熟,于是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同样听到重大的机密,养蚕女奴跑去告诉他人丢了性命,王羲之佯装熟睡保住了自己。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赞叹他人的善行,本身就是一种善行。宣扬他人的善行,可以勉励当事人,更可以激励其他的人。

(《荀子不言》中说:“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意思是,君子尊崇他人的德行,向别人宣扬其美德,这不是阿谀奉承。”

宣扬他人美德,能使社会风气日渐向善,是一件大好事,和为了一己私利的阿谀奉承,有天地之别。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宣扬他人的过恶,本身就是一种恶行。如果因此惹来的憎恨太过的话,会给自己惹来灾祸。

《论语·阳货》中,子贡问孔子说:“君子亦有恶乎?”孔子回答:“有恶。恶称人之恶者。”君子讨厌那些说人过恶的人。

有些人,别人的善行看不到,却把别人的恶行挂在嘴边,就像宋代的宋祁,在他眼里没有一个好人,他在皇帝的眼里,也很不是玩意。

曾经有人推荐给宋仁宗,说宋郊,宋祁兄弟有才能,可以重用。宋仁宗说:“哥哥可以重用,弟弟每次上殿,满朝大臣在他眼里没有一个是好的。”不久,宋郊被任用为宰相,担当重任;而宋祁一直是翰林学士,没有得到皇帝的提拔。

看不到他人优点的人,其心是阴暗的。若周围有这样的人,应该远离才好,免得受其殃及。比如说,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场景。张三喜欢说人过恶,李四这一段时间和张三过从甚密,王五怀疑李四和张三是同类的人,于是王五与李四的关系就渐渐地疏远了。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算不黑,也容易被人误解黑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今天我学《弟子规》·第六章第五节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