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康熙执政期间(康熙灭亡)

康熙执政61年,“他”造反70次,成清朝噩梦,康熙大怒:诛全族

康熙执政期间(康熙灭亡)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这个王朝最后落败了,但是在清朝的历史中,还是有过比较繁荣的时期的,最为鼎盛的就是“康乾盛世”。在康熙和雍正统治期间,国力强盛、财富递增、人民总数增长。这种国家盛况的出现离不开康熙以及乾隆两位明君的政策,他们减免赋税,大大增加了百姓总数,也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实力。

康熙的噩梦

康熙是清朝屈指可数的明君。在康熙在位期间,康熙利用自己精明的政策有利的促进了清王朝的繁荣与富强。康熙执政时,减免了很多老百姓的赋税,这一点做得深得民心。这样一来,既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国家局势的稳定。这一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康熙的身体力行之下,他的孙子乾隆也是再接再厉,将清王朝带向了一个鼎盛时期——康乾盛世。

康熙执政期间(康熙灭亡)

但是,这样一位明君,也有着自己的噩梦——朱三太子在康熙在位61年期间,“朱三太子”总共就造反了70次,这么频繁的次数,怎么能不成为一位君王的噩梦呢。这位“朱三太子”就像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让康熙很是头疼。康熙甚至发出了让官员们寻找明朝后裔,找到了许给他们官职的圣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位“朱三太子”确实是康熙挥之不去的梦魇。下面就来列举一下“朱三太子”的造反事件:

康熙元年,苏北地区的“朱三太子”谋反。清军出兵镇压,将“朱三太子”捉拿,后来,才发现为首的人名叫朱周褀,他不是真正的“朱三太子”,他是假冒的。时隔一年,康熙二年,直隶真定的又冒出来一个“朱三太子”,这个“朱三太子”更加猖狂,他不仅拥有众多的士兵,而且最让康熙气愤的就是他给自己的手下大肆分封爵位。由于造反的人数太多,康熙只好派出鳌拜亲自镇压,才将“朱三太子”捉住。结果,发现这个人也不是真正的“朱三太子”,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商人,更为荒谬的是,这个商人甚至根本就不姓朱。康熙再一次的抓到了假冒的“朱三太子”。康熙执政期间(康熙灭亡)

康熙十三年,又有一位“朱三太子”在京城集结众人反抗清朝。但是由于自身力量不够,所以,这一次起义并没有成功。后来,经过康熙自己调查,发现这一位“朱三太子”也是假的,这个人名叫杨起隆。这个人也是假冒的。康熙十六年,福建永春县的“朱三太子”私底下联系台湾的郑氏,准备在多地同时起义,来推翻清朝。这件事不慎走漏风声,被康熙知晓。于是康熙秘密查案,顺藤摸瓜找到了真凶。本来康熙以为这次肯定能够捉到真正的“朱三太子”,但事实就是这个人也不姓朱,他名叫蔡寅。康熙又再一次的失败了。康熙执政期间(康熙灭亡)

后来的61年时间里,“朱三太子”还是一直在造反,而康熙就在捉拿“朱三太子”的道路上屡屡碰壁。而“朱三太子”也就成为了康熙的心腹大患,一直在四处找寻“朱三太子”的踪迹。

“朱三太子”其人

既然,康熙这么忌惮这一位“朱三太子”,那么,我们就来揭开这一位“朱三太子”的真实面目。朱三太子,原名朱慈焕,是明朝最后崇祯帝(朱由检)的儿子。他排名第五,但是由于他的两个哥哥死的早,所以,他就变成了三皇子。他曾被立为太子。所以,他也就被称为“朱三太子”。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崇祯帝因为不堪受辱,选择了自杀的道路。而他的儿子朱慈焕则被李自成捉住。后来,李自成兵败,而朱慈焕也不知所踪

后来,朱慈焕去了哪里,鲜有人知。至于那些造反究竟与朱三太子有没有关系,这些事情让康熙十分头疼,他十分担心这些事情万一都和“朱三太子”有关,那么,这个“朱三太子”的心机如此之重,对于康熙来说,是一个多大的心腹之患啊。所以,康熙,一直想要找出真正的‘朱三太子’,这样,才能够永绝后患。

康熙执政期间(康熙灭亡)

“朱三太子”多次出现的原因

在我国古代历朝更迭的记录中,不难看出这样一条经验:古代所有的拥兵起义都会有头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要么是“清君侧”,要么是“拥立前朝皇族血脉复位”,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都不敢带头起义。项羽在起义的时候,也是找到了楚国皇族,拥立他为“义帝”之后,才能够顺利起义:一代枭雄曹操,还是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是当年最早起义的农民——陈胜吴广,也是需要事先制造言论:“鱼腹丹书、篝火狐鸣”,才能够顺利的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在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名正言顺”是极为重要的,一次起义都必须有足够的由头,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起义被更多人所信服,也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支持力量。因此,一些想要造反的人都比较喜欢寻找皇室子孙,来为自己的起义扩大声势,也会让自己的起义变得“名正言顺”。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想要造反的人都会借助“朱三太子”的名义来掀起反清运动,重新建立明朝。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朱三太子”的名声来造反起义,也就有了70余次的“朱三太子”造反事件。

康熙执政期间(康熙灭亡)

其实,康熙所真正忌惮的并不是“朱三太子”这个人物,他真正害怕的就是“朱三太子”所带来的强大号召力。只要有这样一位前朝“朱三太子”存在,那么,所有的人就有了可以起义的借口。如果,“朱三太子”不存在了,那么,起义事件应该会少很多,这样,也就会有利于清朝局势的稳定。

朱三太子终露面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收到了一封来自山东巡抚的八百里加急信件,看完之后,康熙十分愉悦,就像是如释重负一样。原来,在这封信里介绍说:他们捉住了真正的朱三太子朱慈焕他现在就是一位教书先生,并没有任何的不良举动。康熙直呼,这不可能!那些年,朱三太子究竟都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了一位教书先生的呢?

原来,当年李自成兵败之后,朱慈焕就到处漂泊,幸亏得到一位明朝后裔收留,便改名为王士元,后来,王家家道中落,朱慈焕就到一座庙里落发为僧。后来又还俗娶妻生子。为了养家糊口,就做起了教书先生。所以说,朱三太子就是真正的老实人,完全没有任何的谋逆行为。但是,康熙为了永绝后患,就将朱慈焕及其家人全部处死。

康熙执政期间(康熙灭亡)

令康熙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以后,依旧有人利用“朱三太子”的名称精心起义,这让康熙实在是头疼。看来,一个王朝的平稳确实是难得啊。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康熙执政61年,“他”造反70次,成清朝噩梦,康熙大怒:诛全族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