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拜物什么意思(拜物教是什么意思)

天大误会:人拜物还是物拜人?

拜物什么意思(拜物教是什么意思)

王建平:《物的价值》

人们早就认识到物质的价值,所以,有用的物质都是有价的,人们通常将物质的价值和它的价格划等号。不但如此,人还将用于物质的衡量标准应用到人的身上,人也分出有用无用的人和价值高低的人。人对于物质的认识和判断误导了人的价值观。

以有用无用来看待物质是人的主观意识,是人以生存为目的产生的判断标准。物质并非只为谁的生存目的存在,物质本是存在的主体,是感知运动的载体和产物,物质服务于感知存在。物质作为生命利用的材料只是使用了物质的一部分属性,物质的全部属性在于感知,只有感知才可以穷尽物质的属性。所以,以生存为前提取舍物质或决定物质的价值是主观的和片面的,这样做放弃了物质的大部份属性,大大降低了物质的存在性。

物质是为感知而存在的,物质的真正价值和全部价值在于感知。物质的目的是构成感知存在,生命不仅在物质中生存,并从物质的感知存在中获得感知。物质的价值体现于感知运动中的感知率和感知度,感知率和感知度越高,物质就越有价值。如果人将某种物质据为私有、藏匿、闲置,那就使物质的价值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失去存在价值。所以,物质的价值在感知运转中体现,越被人大量、重复的进行感知应用,这样的物质才是有用、有效和有价值的。

人类物质观的错误在于:一是将物质与认识相分离,把物质从认识主体中分离出去,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或命名为"客观存在",这充满不可知秘密的物质处于认识的对面,这种对立的结果就是人既不能了解物质,也不能了解自己。人还将物质实用化,物质对于人生存的实用性遮蔽了人与物的实质关系,实用性封闭了物质的感知存在,致使物质的可感知性得不到体现,人事实上粗暴地剥夺了物质的全面存在性,致使物质变成人主观观念的囚禁物。

物的真正价值体现在人,在于人的感知。物质不仅是人的生存资源,更是人的感知资源。人拜物崇物其实是在异化物性,也是在异化自己,人错用、滥用物性的同时是在毁坏自己。物和人本是一体的存在,只有在感知运动中,物性才得以全面敞开,人与物才真正相融。只有感知才可能彻底解放物性,物质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终实现。

《物质的本质》

物质的本质不是它的属性,更不是它的应用,也不是人对它的认识,物质的本质是它的感知意义、它与感知的关系以及它的存在目的。

人对物质有很多误解:一是认为物质是客观的,其自身的存在与人无关;又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存在,世界是以物质为中心的存在;还认为物质产生意识,人的精神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等等。人对物质的误解缘于对存在的根本性误解,还缘于人对物质的直观结果,又缘于人对自我主观意识的怀疑与否定……这诸多因素,造成人对物质的概念性错误,更促成了"物质中心主义"及"拜物主义"观念,严重误导了人的生存立场。康德说:“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就是这种错误观念的典型例证。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这正是人的主观观念,这是从人出发的单向认识。物质是封闭的感知世界的组成部份,物质是感知的产物,物质的属性是感知运动的结果,物质属性只对感知有意义。人无法找到物质于感知以外存在的证明,更找不到物质"客观存在"的意义。人只能回到感知的范围以内来认识物质,物质就是被感知体,是感知的对象。

物质不会脱离感知存在,不会脱离人存在。生命、感知、物质是一体的存在,彼此有不可分割的存在关系。不能离开生命与感知来认识物质,更不能将被认识体——物质当作存在中心,作为第一性的存在。物质随感知运动变化,随感知的变化而变化,作为被感知体与感知主体成对应关系,与感知主体一起服务于感知的目的,这才是物质的真正位置。

物质本质上是感知的产物,物质的本质就是参与感知运动,物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感知,物质的目的就是构成感知世界,以达到感知的目的。

康德的话应改为:给我另一种存在方式,我就可以用它造出另一个宇宙。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天大误会:人拜物还是物拜人?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