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正反对比的议论文范文(正反对比的例子)

正反对比立意明

考生写作高考作文都知道要追求立意高远。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确立的高远立意与深远主题鲜明生动而有效地表达出来呢?我们可以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技巧。

对比的方法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以进行对照比较,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写议论文时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有利于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立意。

时间对比明取舍

考生从时间的维度上进行正反对比,将古今的相同事件或者相反情形进行对比,突出与时俱进的主旨,对传统进行合理的取舍,对现实生活进行有益的反思。从正面落笔,借古讽今,写出过去的不足,现实的美好;从反面落笔,写出过去的美好,现实的不足,号召人们进行必要的奋斗。

请看学生作文片段《为有牺牲多壮志——我看高考》:

1977年以前,没有恢复高考;1949年以前,读书是少数人的专利,穷人就连想一想学习,似乎也是一种奢望。姥爷都快80岁了,连名字也不会写。听我说读书辛苦,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以前啊,因为家里很穷,国家的教育水平也不发达,我们只能在家务农活,从生下来就望到自己一辈子的命运了。”姥爷说的个人经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1977年以后,高考如同一股春风,改变了这个世界。同样生长在农村,我们拥有了进入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与姥爷那些老一辈人相比,我除了珍惜机遇,还能抱怨吗?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将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姥爷”和“我”的“求学经历”进行对比,生活在旧社会的姥爷,小时候渴望读书而不得,我现在却觉得读书苦而累,两相对比,表明高考值得珍惜的立意:“高考为我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我对它心存感激。”这感激是发自内心的,切实可信。

空间对比明扬弃

考生通过空间对比,突出因地制宜的主张,将国内与国外、城市与乡村、社会与学校等不同地方的相同、相反、相对的情形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合乎实际情况的明智选择。读者从中可以读出青少年的理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请看学生作文片段《悠悠五千年,梦想正传承》:

穿越历史长河,我们见证人类古文明辉煌灿烂,也亲眼见证几多文明的衰亡:我们走进古巴比伦,那天文演算令人惊奇,那古老文明一次又一次的异化与消逝令人感伤;我们走进古印度,天方夜谭的童话国度令人神往,如今印度的贫穷腐化令人感叹;我们走进古埃及,那神秘壮观的金字塔令人震撼,亲眼目睹着这一切在历史洪流中被遗忘。古文明都已消亡的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只有中华文明长盛不衰,在岁月中依旧繁荣。追根溯源,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高考”有着密切关联……

作者将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等与中国进行对比,以国外的古代文明成为历史遗迹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盛不衰来突出“高考”在传承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主题,突显了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情感对比明进退

世间万物都因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发挥作用,考生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展开正反对比,让读者在阅读中明了作者情感,达到明是非、知得失的效果。

请看学生作文片段《车来车往,一苇以航》:

车来车往,一苇以航,当今社会,赛车奔忙近痴狂。在疲于奔命中无暇思索;纵有“激情”,也不过是忙里偷闲,以他人的热血点醒自己,麻木长久,激情顿亡。车,似乎不再是诞生激情的地方,只是机械地穿梭红尘,来来往往。

回望先秦,木车上的沉思者缓缓前行,用自己的思想引领小车,万千人事自承担,辘辘远听,充满激情地驶向远方。反观现在,脱胎于现代科技的车来车往,在奔驰中丧失了远方,似乎格外迷茫:终日,人心惶惶,失去心灵归宿,渴望思想。

考生将木车承载先秦智者与赛车创造激情进行对比,态度鲜明地告诉读者,喜好木车,拥抱激情,选择理性的生活。

运用对比论证表明立意,可以从时间上论今古,从空间上论中外,从情感上论臧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成就考场佳作,让读者的明眸“为之一亮”。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正反对比立意明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