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医古文原文及翻译《秦医缓和》注音(医古文重点整理秦医缓和)

《医古文·秦医缓和》句读注释商榷若干则

1.焉逃之

教材注释:焉,哪里,疑问代词。逃,逃避、躲避。之,去、往。

本句的关键在对“之”的理解。“之”确实有表示动词的义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但是“焉逃之”中,“逃”是动词,把“之”理解为“去”“往”,文句似乎通顺,“(我们)要逃到哪里去?”但是,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句中的“到”,却不是动词,而是介词,因为“逃”是动词,那么“之”也不是动词。其实这里“之”是代词,代指“良医”,也即秦医缓。“焉”是“怎么”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我们)怎么躲避他?”

2.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教材注释:攻,指用灸法攻治。达,指用针刺治疗。

“攻”,有“治疗”的义项,但是特指“用灸法攻治”,没见过。“达”,虽然有“通畅”方面的义项,即使在医学方面引申,也只能是指治疗效果,不是治疗本身,更不会有“用针刺治疗”的意思。如果要表示用针刺治疗,用“针之”即可。本句料是句读有误,且脱一“针”字。本句应该是“攻之不可达,针之不及,药不至焉”。注释把这三句理解为并列句,实际则是总分句。“攻之不可达”为总,意思是治疗没办法到达。“针之不及,药不至焉”是分,扎针到不了部位,进汤药也到不了部位。既然针药都到不了,所以“攻之不可达”。

3.厚为之礼而归之

教材注释:归,通“馈”。

这里“归”理解为使动用法“使……归”就可以了。“厚为之礼”就是给他置办了丰厚的礼品,无需再画蛇添足说馈赠给他。如果确实要强调“馈之”,“而”改成“以”更恰当。

4.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

这句第一个句读错误,应为“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女、蛊押韵,食、志、死押韵。这是典型的先秦韵文格式。

教材注释:谓,通“为”,因为。女室:女色。

“是谓……”这是一个固定句式,起强调作用,意思为“这就是……”。如《论语》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老子》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女”,指“男女之事”。“近女”,有“男女之事过频”的意思。“室”,“妻子”的意思,如《诗经》有“宜室宜家”句。“室疾”,引申为“因男女之事而患的病”。

5.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

教材注释:意为女人是男性的附属物,当在夜晚交欢,过度就会生内热蛊惑之病。阳,此指男性。这个注释非常牵强。“女”,还是要理解为“男女之事”。古代是男权社会,以男人为中心,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所以从男人的角度来说,“房事”的最大特点就是“女人”,所以以“女”来代指“房事”说得通。房事属阳(阳物),又是在晚上(晦时),这样再跟前面六淫对应,“阳淫热疾……晦淫惑疾”,淫则生内热(阳淫热疾)惑蛊(晦淫惑疾)之疾。全句意思通畅。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医古文·秦医缓和》句读注释商榷若干则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