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水浒传》中罗真人为何不教公孙胜五雷正法呢(为什么罗真人不放公孙胜去梁山)

导语:《水浒传》中罗真人为何不教公孙胜五雷正法?因为其当时不够资格

在《水浒传》中,谁的法术最强?当然非二仙山紫虚观的罗真人莫属(有人会说是张天师,但是张天师是百年前的人物了);而公孙胜就是罗真人的徒弟,罗真人法术通天,能呼唤天神、知卜未来,葫芦在他手里也能变成人,实乃人间天仙。

公孙胜乃天闲星下凡,自然资质非凡,在跟随罗真人后,公孙胜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但是修道之人,如果想要提升境界,就要不断游走于天地之间,感悟人世和天地,所以公孙胜常年云游在外。

而且这公孙胜还是水浒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穿针引线人物,从劫取生辰纲到入伙梁山,公孙胜都活跃在其中;在晁盖掌权期间,公孙胜居第三位,与吴用同掌兵权;但是在宋江上山后,公孙胜以探母参师为名,返回家乡蓟州,自此一去不回。

直到宋江在攻打高唐州时,败于太守高廉的妖法,才想起以前还有个会道法的兄弟;于是吴用让戴宗去蓟州寻取公孙胜,李逵也随同前往。公孙胜本来是不想出山的,但奈何戴宗苦苦哀告,而后又去拜见罗真人,请他放公孙胜下山。

这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罗真人戏耍李逵,让李逵心服口服,从此对公孙胜也是恭恭敬敬;在公孙胜下山之时,罗真人传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这五雷正法究竟是什么?估计有很多一样很疑惑;雷法,道教声称可以呼召风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涝旱的一种方术。道士根据天人感应的思想,不仅设想出人的精神可以感通天地,影响自然,而且还进一步设想可以主宰天地风雷。

在雷法道士们眼里。风云雷电晴雨等自然现象,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存思气功制造出来。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似乎都在指顾之间。在众多道门高真的倡导下,雷法盛行天下,曾经一度雄踞万法之首,成为道教法术的最高代表。

而五雷正法又居于雷法之首,雷霆为阴阳之气所生,雷为阳,霆属阴。依《洛书》五行之数,"东三南二北一西四,此大数之祖而中央五焉。"而雷霆行天地之中气,故曰五雷。说了那么多,那五雷正法究竟是什么呢?

在内功修炼上,五雷分属五脏。五脏之气攒聚,会聚为一,方能达于大道,掌握五雷之妙用。此称作攒簇五雷,亦即是指雷法内功修炼达到五气朝元的境界。其中东方木雷在肝宫,南方火雷在心宫,西方山雷在肺宫,北方水雷在肾宫,中央土雷在脾宫。

所以说,其实五雷正法,就是要修五脏,而且还要对天地的天地自然的感悟达到极深的境界;为何罗真人一开始没有把这么厉害的法术传给公孙胜呢?其实也是因为公孙胜的修为不够,对天地的感悟更是不足,总的来说,就是还不够资格,如果强行学习五雷正法,不仅对身体会造成极大影响,更有甚者可能会做火入魔踏入邪途。

那为何后来又原意把五雷正法传授给公孙胜呢?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公孙胜的修为已经勉强达标,第二是因为形势所迫;但罗真人还是很宝贝这个徒弟的,所以不惜冒着泄露天机的危险,给公孙胜送了“逢幽而止,遇汴而还”这八个字。

​公孙胜到高唐州后,与高廉斗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高廉欲要驾云逃走,结果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最终被雷横砍死。在征辽国时,公孙胜又以五雷天罡正法,协助宋军大破太乙混天象阵。

可以说,在学会五雷正法之前,公孙胜一直以来的修行都只能算是打基础;而学会了五雷正法后,才算在修炼一途登堂入室了;之后公孙胜的修炼就是不断打熬自身的身体,加强对天道的感悟,雷法一途修炼越深,则越有可能踏破虚空,得道飞升。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