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播种后的玉米田如何使用化学药物除草剂(玉米田化学除草的技术要点)

导语:播种后的玉米田如何使用化学药物除草?

目前,玉米播种进入尾声,各地即将进入玉米化学除草阶段。如何在玉米田使用化学药物除草,减少人工除草作业,采取何种方式除草,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哪些事呢?

一、玉米田化学除草方式。玉米田化学除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玉米播后苗前封闭除草,一种是苗后茎叶处理除草。生产上多以播后苗前封闭除草为主,以苗后茎叶处理为辅。封闭除草的优点是除草效果好,除草彻底,对玉米伤害小。苗后茎处理不具有封闭效果,只能消除使用除草剂时已经出土的杂草。因此,除草效果有限,一般作为封闭除草的补救措施使用。如玉米播后苗前没来得及封闭除草田,或封闭除草效果不佳的田块,则使用玉米苗后除草技术。也可因地因时选择苗前苗后都可用的除草剂,这一类除草剂也主要是封闭处理。只是对刚出土的小苗相对安全性高一些的除草剂。

二、严格标准剂量使用除草剂。无论使用哪种剂型的除草方式,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剂量使用除草剂,不要随意加大使用量,以免产生药害,造成玉米缺苗、断条或生长迟缓而减产。特别要注意冷凉地、低洼地的使用剂量。一般来说岗地用药不减量,洼地用药不加量,而且洼地最好不要使用一些长残效药剂,以免对本季作物和下茬作物产生药害。比如防阔叶草除草剂莠去津,如果在洼地使用,下年种植大豆和一些经济作物时就会产生严重的药害。

使用除草剂的剂量也要因地制宜,合理用药要根据作物抗药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及杂草种类,科学确定除草方式和除草剂用药量。根据今年气候条件,北方地区春旱,玉米播完种后,土壤墒情偏低,气温一直不稳定,时高时低,不利于除草剂使用,为了防止除草剂使用过晚对幼苗造成危害,要在玉米出土前2-3天内及时进行封闭除草,对于墒情差的地块要适当加大兑水量,每亩用量不少于40-50公斤水,以确保除草效果。

三、除草剂的选用

1. 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剂选择

(1)40%乙莠水悬浮剂(乙阿合剂) 40%乙莠水悬浮剂是玉米田专用特效草剂,对玉米田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狗尾草、稗草、牛筋草、千金子、画眉草、早熟禾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如藜、蓼、苋、龙葵、仓耳、鳢肠、马齿苋、铁苋菜、繁缕、匾蓄、地肤、飞廉、小白酒草、鸭跖草等都有极好的防除效果,对莎草杂草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0%乙莠水悬浮剂不仅除草谱广,而且杀草活性高,使用期长,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小麦等都很安全,在玉米播后苗前到玉米出苗后杂草3叶期之前,每亩用40%乙莠水悬浮乳剂,华北夏玉米150~200克,华北春玉米150~250克,东北春玉米300~400克,加水50升左右,均匀喷雾,田间持效期50~60天,一次用药便能保证玉米整个生育期不受杂草为害。

乙莠水是悬浮乳剂的除草效果与土壤湿度关系密切,湿度较大时药效好,土壤干旱时药效低。通常在施药前需浇1次大小水或有降雨,要严格掌握用药时间,最好在杂草出土前施药才能保证药效充分发挥,若在出土后用药也最好在杂草3叶期之前,到杂草4叶期后,杂草耐药性提高,药效会降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砂壤土地使用本剂时应适当降低用药量。

(2)乙宝桶混剂 乙宝桶混剂是由乙草胺与宝收制成的现混现用根混剂,能用于玉米田及玉米与大豆套种田,有效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及一年生与部分多年生阔叶杂草,田间持效期30~60天,对玉米、大豆及后茬小麦等作物都很安全。在作物播种前或播后苗前施药。在东北地区春玉米田,每亩用50%乙草胺200毫升加75%宝收1.78克,在夏玉米(或套大豆)田,每亩50%乙草胺100毫升加75%宝收1.33克,对水30~50升均匀喷雾。配药时,先将宝收在小杯中用少量温水配成母液,倒入已盛一半对水量的清水的混药桶中,然后加入乙草胺,再加入另一半清水搅匀,以扇形喷头施药效果最佳。

(3)50%禾宝乳油 50%禾宝乳油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新型除草剂。可以有效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大画眉草、千金子、虎尾草、酸模叶蓼、小藜、灰绿藜、反枝苋、刺苋、凹头苋、马齿苋、铁苋菜、鳢肠和龙葵等最为有效,对部分多年生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0%禾宝乳油既可用于播后芽前土壤封闭处理,也可在玉米出苗后杂草3叶期以前作茎处理,每亩用50%禾宝乳油80~100毫升,加水50升均匀喷雾,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杂草。土壤湿度与药效的关系密切,湿度适宜墒情好时药效高。该药对杂草幼芽敏感,在玉米播后芽前或苗后早期施药效果最好。

(4)莠去津(阿特拉津) 莠去津是均三氮苯类选择性芽前芽后除草剂,可用于防除马唐、狗尾草、画眉草、牛筋草、荠菜、鳢、苍耳、马齿苋、龙葵、地锦、刺儿菜及十辽花科、豆科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对某些深根性杂草也有抑制作用。

在玉米播后苗前,每亩用38%莠去津悬剂150~180克;在玉米苗期,杂草3叶期以前,每亩用38%莠去津133~150克,加水50升均匀喷雾。

莠去津的药效好,对玉米有良好选择性,很安全,但田间残效期长达120~160天,如果使用不当,易使后茬作物产生药害。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不能随意加大用量,并注意施药均匀,避免重喷和漏喷。莠去津可与乙草胺、都尔、拉索和草净津等减量混用,既扩大了杀草谱,也降低了土壤残留,对后茬小麦安全。

(5)乙草胺 乙草胺为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对牛筋草、马唐、稗草、狗尾草、画眉草、千金子、早熟禾、野黍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藜、蓼、苋、马齿苋等阔叶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玉米吸收乙草胺很快降解为无毒物质,因此对玉米安全。在玉米播后苗前,东北地区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50~250克,华北及以南地区,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80~160克,加水50升均匀喷雾地表,地膜覆盖田用量减少1/3左右。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区需加大剂量,土壤瘠薄、有机质合量低的地区应适当减少用药量。土壤湿度大,有利于杂草种子对除草剂的吸收,药效发挥好,土壤干旱就影响药效的发挥,因此,施药前最好浇地或有降雨,使土壤有良好的墒情。

(6)都尔(异丙甲草胺) 都尔为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地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72%都尔乳油80~120克,加水50升均匀喷雾。砂质土用低量,黏土用高量,如土壤表层干燥时,最好浅混土。

(7)拉索(甲草胺) 拉索为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该药除草活性高,在土壤中的药效期为4~8周,能有效地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一年生双子叶杂草。在玉米播后苗前,每亩用48%拉索乳油200~300克,加水50升均匀喷雾。施药后1周内如遇降雨或灌溉,有利于药效发挥,在干旱条件下施药后应浅混土,混土深度2~4厘米,能提高除草效果。

(8)禾耐斯 禾耐斯是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禾耐地对稗草、狗尾草、千金子、上熟禾、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碎米有特效,对蓼、藜、苋、鸭跖草、龙葵、马齿苋、黄花香附子等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应在杂草出苗前施用,杂草萌芽壮大后则无法杀死。在玉米播后苗前,华北地区每亩用90%禾耐斯乳油60~80毫升,东北地区100~120毫升升,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40~60毫升,地膜覆盖玉米30~45毫升,加水40~60升,喷雾地表。施后需要有一定的土壤水分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在干旱或降雨量较少地区,可采用播前土壤处理,施药后浅混土2~3厘米,混土后播种。

2、封闭除草对地块和作业要求:一是土地平整,无大坷垃,无秸秆等残余物。否则药层不匀,影响药效;二是土壤湿度最好不低于20%,如在干旱条件下施药,要加大兑水量。有条件的可先用机车喷一遍水,然后施药效果会更好一些。三是作业时要看风向作业,一般是逆风作业,超过3级风时禁止作业,作业时视风力大小将喷杆调高或调低,一般是有风天尽量调低,无风天或风速很小时尽量调高喷杆。机组在作业中尽量避免停机,如必须停机,应先关闭喷头再停机,避免产生药害;四是配药的水质要纯净,不得有杂质;施药要保证均匀周到,不重喷,不漏喷。

3、玉米苗后除草注意事项

玉米播后苗前没来得及封闭除草田,或封闭除草效果不佳的田块,则使用玉米苗后除草技术。为了达到更好的玉米苗后除草效果,在使用玉米苗后除草技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苗后除草剂种类。玉米苗后除草剂主要是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等。其中以烟嘧磺隆加莠去津使用最广泛。烟嘧磺隆为内吸性除草剂,可被杂草茎、叶和根部吸收,随后在杂草体内传导,造成敏感杂草生长停滞,茎叶褪绿,逐渐枯死。莠去津是广谱型除草剂,主要对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好,对单子叶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玉米相对安全。硝磺草酮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好、除草速度快、对玉米较安全;缺点是对禾本科杂草尤其对谷莠子效果差,且除草不彻底,易返青。市面上也有三种药剂的复合药剂,效果比较好。

(2)施药时期。玉米苗后除草宜在玉米3-5叶期。玉米在3-5叶期对烟嘧磺隆的代谢能力最强,6叶以后逐步降低,在玉米6叶期以后使用,容易造成药害。杂草在3叶期前抗药性差,易消除,3叶期后抗药性增强,使用苗后除草效果差,易形成草荒。

(3)施药方法。所有苗后的除草剂都应在晴朗天气,上午10点半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用药,这个时间段用药可让杂草吸收最快,药液挥发量最少,而且中午温度高,用药容易对作物造成药害。市面上苗后除草剂品种很多,一般都是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合制剂,分别含量在4%和20%左右;还有在烟嘧磺隆和莠去津基础上加入2%-3%硝磺草酮的。用量一般在100-130克/亩,兑水30公斤茎叶定向喷雾。玉米苗在6叶期后用药要注意躲开玉米新叶,以免产生药害。

四、关于除草剂的混用问题。不同品种的除草剂有不同的杀草谱,虽然有些草剂品种的杀草谱比较宽,但由于受作物安全性所限,所以杀草谱也有限,再者有些除草由于水溶性大或田间持效期太长,用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奖都容易造成对当季作物或后茬作或后茬作物的残留毒害。因此生产上利用杀草谱不同,优缺点互补的两种除草剂适当减量后混用,这样即扩大了杀草谱明显提高了除草效果,也避免了对当季作物产生药害和对下茬作物产生残留毒害的可能性。

本文内容由小心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