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宿建德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部编版宿建德江教学反思简短)

导语:《宿建德江》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迷思”

小学生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有:

1、诵读品味,读出诗的节奏,正确朗诵直到背诵,在诵读中领会诗意。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读不懂的字词,帮助领会诗意。

3、借助诗文附带的插图,帮助在诵读时合理想象诗中描绘出的画面。

4、抓住诗中的关键词,领悟诗中抒发的情感。

5、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帮助领悟诗中之情。

这五个方法都是在以前的古诗教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六年级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要学习在阅读时想象的方法,来帮助读懂内容。第三课有两首古诗一首词,要更好地读懂意思和领悟诗情,也需要借助想象。

学习《宿建德江》时,我先让学生一起朗诵了两遍,然后自己示范朗诵一遍,想让学生明确五言绝句的诵读停顿节奏,可是我在诵读完提问学生时,他们没有听出我是怎么停顿的,也说不说“二一二”的停顿方法,只是一片茫然。

五言绝句的诵读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是接触到的。我只好再诵读,在诵读诗中提示学生听辨我停顿的节奏,学生终于明白了读好这首诗的方法,我感觉到学生学得并不情愿,只是在我的催撵下被动地跟着走。

完成我预设的诵读后,我接着引导学生再读诗,边读边想象,尝试读懂整首诗的意思。学生读了两三遍了,我提问一些同学,他们面露难色,好像没有弄清诗意,又好像不敢表达自己的理解,还好像压根就不愿意自己领会诗意,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我压住心中的火气告诉学生:如果口头发言有所顾忌的话,就在练习本上先写出自己领会的诗意,再进行发言。又过了一阵后,冯鑫烁和李思宇分享了对前两句的理解后就下课了。

课后,我想到了《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这本书中写到的“认知的迷思”的观点,学生学习发生的基础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之间产生冲突时,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牵动一堂课的“大问题”,是能够牵引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

如果我在课堂学习前,先提出要解决的大问题,让学生评估完成任务所欠缺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这样学生可能会明确上一堂课的意义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接受老师的灌输。

我可以先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想象朗读,领会诗意,找出不懂的字句;尝试创作性用自己的语言改写古诗为一段话,并当堂分享。”这样学生可能会学习得更主动一点。没有学习目的的课不会是主动的课,也不会是思考型的课,以后要先设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迷思”,再开展学习,再提问交流。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姬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