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数字一到九的含义(数字从一到九都代表什么)

导语:你知道数字一到九,背后蕴藏着传统文化吗?

数字的主要功能是计数,现在使用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那是起源于古印度计数方法。而中国本土也有数字,不过我们是用汉字书写的。中国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不同,除了计数功能,每一个数字其背后有很深的传统文化。

一表示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道德经中有云:道生一。显然一就表示一切的开端,或者一个整体。

二上面一横表示天,下面一横表示地。道生一,一生二。二就有了阴阳之别。但是天一定表示阳,地一定表示阴吗?当然不是,这个我在《天是怎么一步一步被人抬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中有详细解说,就不展了。二呈现的形式最熟悉自然是太极图。

图1

但如果你仔细看这个图,你会发现这阴和阳是在对抗而不是在相互融合,因为阴阳都有了一只眼睛,已经成体了,有了自我的意识,既然有了自我的意识,怎么能相互融合和转化呢?那种转化就变成赤果果地争夺了。此图是势均力敌之态势,那更不可能进行转化。所以我更倾向于下图。因为这个更能展示出道生一,一生二的意思,而且也能展示出相互转化的过程。

图2

举例:如果夫妻双方都如图1 一样,都有独立意识,双方都希望有独立的空间和自己的考量等等,婚姻就会变的十分不稳定,易形成对抗。而在古代以女性的无意识和从属及委屈求全为代价,婚姻这种形式整体相对比较稳定。所以想稳定必须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这就是二告诉我们的道理。

如将图2理解成过程,图1理解成结果,这样的理解就显的更加美妙,这个思路仅供参考。

二是很容易形成对抗,有第三方力量出现,就会变得稳定从而定型。这是三存在的价值。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生活中也最常用这个稳定性来固定门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就生万物了。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我就讲三点。为什么讲三点,而不是一点,二点,或四点,因为一点太少,二点可以但就感觉缺了一点点,三点就觉得差不多了。四点似乎有些多了。

写一件事情交待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把事情说清楚了,这就是三的优势,所以三也可以表示完结。《道德经》中的到三就没有继续下去了。

三的思维在生活中影响是最大的,虽然大家嘴中最常说的是二,阴阳互化,实际在寻求的都是三,这个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四、五、九

有人一听到四就觉得不吉利,嫌它读音不好,与死相近。四是什么?二倍于二,二代表天与地,那天地上都有的就是方向,东南西北。所以四就代表方向,那五呢?看下图:

人站立在地上,然后你看到什么?还是方向,抬头看天,那是四,看地那也是四,地上的四加上人就是五了,看天加看地再加人合起来就是九。所以天地人三才,别以为是一样的,人只占一份,天和地各占了四份,但人似乎强行拉抬了自己的身份。

成语五湖四海什么意思呢?真的是五个湖四个海?当然不是了,这自然是人类依湖而居,猜想四边是海,海就有代表天的嫌疑在,相合代表的是天下。这也可以回答一些人提出的为什么不是二湖六海等疑问。

九五至尊什么意思呢?九是天地人相加,五是地与人相加,那就是天地之间在这地上最大的,但你不是最大的,因为不是天地之间最大,只是地上最大,这是古人的智慧。所以九五之尊称天子而不是天。

这种想法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周朝。周朝是认为天是最尊贵的,你看周易就可以知道了,而孔子是继承和发扬了周礼,周易的思想自然是以天为尊,到了董仲舒的时候进一步发挥出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详细可以看《天是怎么一步一步被抬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中的介绍。负阴而抱阳其实在夏商与周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这个也不展开说,因为在那文章已经有详细讲述。

七和八

有人买房子喜欢买七楼,不喜欢买八楼,因为一个成语:七上八下,图个吉利。其实七上八下并非是七楼会上升,八楼会下降,七和八如果你翻开河图,看下图

你会看到七在南方,代表夏天,八在东方代表春天,所以七上八下其实就是说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并没有其他什么要上升的意思。

有人为什么又喜欢八,不喜欢四呢?因为八在东方,代表春天,代表木,那是一种生机,这正是人所喜欢的。而四呢?

四个方位,属于我们人能左右的只有两个方位,那就是东和西,因为南火,北水不是人控制的了,只能利用。只有东方的木是提供食物,西方的金提供劳作工具。而四在西方,那又代表一种肃杀,主杀伐灭生机。你说你喜欢生机还是杀灭生机?

为什么我们说买东西而不是南北也是这个道理。

买商品房的户型自然最好买长方形的,朝南背北,这样南北通透,光照多。但如果房间是长方形的就会显得不太舒服,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方形代表着天,长方形代表地,所以这又是天地相交,习惯和舒服的背后全是文化。

最后谈到六,很多人喜欢六,因为六是万物之开始,是希望之始,生机之始。六在北方,为什么六会在北方呢?这个和日历有关,商周秦是以冬天为一年的开首,六在北方,属于水。秦为水德,所以冬日为首。具体的你看《历史上元旦的时间变迁,这个知识有些冷,你了解吗?》不详细介绍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在代代相传中有些日用而不知其意了。本来想把这个放到《知常容眼中的世界和历史》那个专栏里,后来想想还是放这里吧。因为这是我凭着印象写的,对此没有深入研究,或有差错,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发挥诸君之能,让中华之精华重展于世人之眼前。知常容扔出了一块砖,就等诸位的玉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奈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