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潮汕人与客家人的关系(潮汕人与客家人有什么区别)

导语:在潮汕人和客家人的接触地区,潮汕人相对表现强势

当两个强弱不同民系经由通商交易、通婚与教育而进行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后,将出现不同民系间在语言与行为方面的同质化,最后终于落入一个弱势民系被强势民系所同化的宿命,美其名为“族群融合”,实际上则是弱势族群逐渐失去其母语或母文化的资产,甚至永远消失在该社会中。

清代中期之后,潮客族群的相处还是比较和谐的。尽管如此,在潮汕人和客家人的接触地区,潮汕人相对表现强势,客家人转化为潮汕人为主要趋势。以丰顺留隍九河村客家人的福佬化为例:

该地的大姓郑氏宗族的原居地布新为一典型客家地区,布新位于丰良镇的西北部,距离镇政府 15 公里,与梅县的水车、径义、梅南接壤,山地广布,交通十分闭塞,族人主要从事封闭的农耕生活。该村现在无论从方言、建筑、风俗、信仰等诸方面都保持着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当属客家文化区。而郑姓迁到九河后,却完全改变了其固有的客家文化属性而归属于福佬文化圈,语言、建筑、风俗、信仰都福佬化了。郑氏宗族发生的这种文化变迁,主要是族群互动的结果。族群互动的原因归结为通婚圈的变化和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

研究者认为:“九河郑氏宗族的这种族群认同异化和宗族文化变迁,其原因除了移民与当地人力量对比悬殊之外,主要在于行政区划的隶属关系、通婚圈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潮汕人口的内迁,其中又以经济因素最具决定性。”

周大鸣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粤东丰区 (指丰顺地区) 的族群关系体现出多种模式,然而在长期共生共长过程中,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两种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互动变迁,某些习俗逐渐发生交融混化,而且由于地缘、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原来一直占有优势的客家文化受到潮汕文化的冲击与挑战,而呈现出客家文化不断萎缩,潮汕文化则日益扩大之态势。这在潮客文化混杂区的前沿地带的留隍、汤南镇等地表现得尤为明显。

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的种玊上围大多居民为罗姓,其先祖理应是客家人,即属于“潮汕人客家祖”,近代太平天国名将奋王罗大纲的祖籍地也位于该村。太平天国将领多为客家人,罗大纲时代的种玊上围应还是客家人居住。但今天的种玊上围的居民已经是潮汕化了。种玊上围所在的汤南镇新楼村地势平坦,处于汤坑平原,全村占地面积 1.89公顷,繁衍裔孙近 2 万人。语言以潮汕话为主,兼通客家话,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和温泉之乡。新楼村民风淳朴,风俗习惯与潮汕地区相似,有十五岁“出花园”、游神 (潮汕人称“营老爷”)、看潮剧、锣鼓班、标旗队等。

在丰顺、普宁、揭东、潮阳、饶平和潮安等潮客交界地区,基本情况是客家人不断被同化,福佬文化较占优势。如在三饶城郊南联村福佬人聚居地区,发现一座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八角(八卦) 形土楼黄氏“道韵楼”,现居民操潮语,同潮俗,但却认同自己的祖先是自福建宁化石壁经汀州来饶平的客家人。可见他们是被福佬同化的客家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福建漳州的平和九峰、诏安二都等地。甚至在台湾,大量情况是客家人的福佬化:客家人被福佬人同化,这是客、福两个族群互动的结果。在客、福族群互动中,或者由于客家人占少数,福佬人占多数,客家聚落的周围多为福佬人,或者由于福佬人经济比较发达、繁荣,在政治、文化上居于主导地位,客家人为了与福佬人打交道 (例如到福佬人主导的集市做买卖,进行物资交流等),不得不学习和采用福佬话进行交际,久而久之,在自己村落中也改用福佬话,连服饰、行事也逐步仿效福佬人,最后导致客家话流失,客家文化走样变形,于是客家人就慢慢变成半福佬人乃至全福佬人了。这样的情况,在祖国大陆的闽客边缘地带是常见的现象。

在笔者看来,客家文化和福佬文化不能简单地说谁高谁低,真正的问题是潮汕人占据平原地区,靠近海洋,较具地理优势,立足于经济因素,客家人易被福佬人同化。当然,潮汕人的客家化也往往立足于经济因素。只是潮汕人变成客家人的例子较少,潮汕人必需深入到客家人真正强势的地区——或者说“核心聚集地”,才有可能客家化,但这种情况是较少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