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白露逢月头是什么意思(白露逄月头)

导语:今日白露恰逢初一,老话说“白露逢月头,来年必定愁”,愁啥呢?

白露,是&34;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而秋季之前的两个节气立秋与处暑。虽无盛夏高温,但还是酷热天气;但过了白露之后,就大不相同了;所谓“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白露一过,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阴寒之气上升,天气渐渐转凉。尤其早晚温差加大,所谓“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而说到今年的白露,大家都很在意,其原因就是白露恰逢在农历八月初一这一天,两者相遇;老话代代相传“白露逢月头,来年必定愁”。那么白露恰逢八月初一,到底有啥可讲究的?代代相传的俗语,又到底是愁什么呢?

白露逢月头,来年必定愁。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靠天吃饭的老农民,尤为在意节气重要性;白露恰逢八月初一,是多年不见的时期,对于一些农事经验丰富的人来说,八月初一也是下半年旱涝天气很重要的转折点;

老话有言:白露逢单,地下不干,白露逢双,干谷上苍;以耕作为本的时代,农历节气都是按照农历日期来推算的;而今年白露恰逢初一,所谓“白露逢单,地下不干”;白露遇到单数,按照老经验总结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出现连续阴雨,不但地面不干,庄稼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除了减产之外,甚至有些还会导致雨水过多,颗粒无收!

八月初一白露过后,庄稼正式进入到黄金时期,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反而不是雨水,充足的阳光照射,才能加速庄稼粮食的淀粉的沉淀;并且白露过后,天气很明显地由热变凉;白天光照充足,晚上气温寒凉;昼夜温差加大,更利于农作物颗粒饱满!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粮食的高产;而如果雨水太大,粮食减产加大,时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来年一定也是愁坏了!

八月初一滴一点,旱到来年五月一;

所谓“处暑雨甜,白露雨苦”;白露节气之后,更多意义上都表明宜晴不宜雨;除了影响农作物收成之外,按照农事经验丰富的人来做推断,白露节气后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影响来年的干旱天气;并且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五月初,才会有所缓和!

还有道“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热在三伏”,三伏在白露之前,气温高,且潮湿闷热,湿气大雨水多,而此时的雨水也是非常关键的。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加之农作物吸水量也比较大,庄稼及时灌溉,彼时的雨是很珍贵的。而白露之后若在阴雨绵绵,再加上昼夜温差加大,雨水随之变成“冷水”,正是需要阳光照射加速淀粉沉淀的时期,“冷水”很容易让田里庄稼发生病变,造成减产!另外白露后过多雨水,自然循环而来,随之的必定也是干旱天气;所以对农民来说:白露更是挑战!

白露不见露,光棍也发愁

白露除了是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气外,其中白露中的“露”,也是白露节气后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白露过后,天气明显转凉,气温降低;白天温度虽然依旧上升,但只要太阳一归山,气温就会很快降下来;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便会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密密麻麻地附着在花草树木和农作物上面,这就是所谓的“白露”露水!

但如果白露不见露,一是持续阴雨连绵昼夜温差不大,无法遇冷凝结;二是白天无阳,水分还没有被蒸发成水蒸气;所以白露不见露,最担心的就是阴雨连绵,进入黄金时期的庄稼无法及时收割晾晒,产量锐减;而农耕为生的人民,收成不好,即使作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没有好收成,也会叫苦连天!

现在虽然随着科学预测的准确性,和南水北调的水利工程,最大程度上也保证了农作物的高产丰收;但对于那些时代农耕为本的传统农民来说,新型的科学发展,倒不如这传统谚语流传下来的务实得多,即使没有过多的科学成分,但世代的经验总结作为参考,其意义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内容由小心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