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须弥座是一种什么形式(须弥座的由来)

导语:须弥座的来源、沿革、构成和鉴赏

一、须弥座的基本概念

须弥,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原为佛经中的山名,佛教中的圣山称为须弥山,所以在印度把须弥山作为佛像的基座,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

意思是佛坐在圣山之上,可以显示出对佛的崇敬,所以古人借用须弥这个名称来来指称建筑物底部的基座。

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穴居发展到地面上的房子后,为了防止潮湿和增加房屋的坚固性,往往把建筑造在台子上,这种台子或选择自然高地和坡地,或者人工堆筑成台。后来,除了殿、堂、宫、室设有台基外,牌楼、影壁的下面也有一层台基,称为基座,连狮子、华表、旗杆等一些小建筑也有了这样的基座。那为什么把这个基座称为“须弥座”呢?其实这个名称的由来同样和佛教有关。

二、须弥座来源

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

其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正是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

三、须弥座历史发展

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涩加多,且有莲瓣之类为饰,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蜀柱)将之分割成若干段落,这类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

唐塔上出现两层用须弥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至古玩与假山。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宋《营造法式》中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

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束腰的角柱改为“巴达玛”(莲花),壶门、力神已不常用,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

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

明清成为定式,上下部基本对称,且束腰变矮,莲瓣肥厚。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筑物中,清式须弥座栏杆尺度较宋式为小。

四、须弥座构成和材料

须弥座

宋式须弥座一般为砖制,自上而下分别为涩平砖(二份)、罨涩砖(一份)、壶门与柱子(三份)、仰莲砖(一份)、束腰砖(一份)、合莲砖(一份)、罨牙砖(一份)、牙脚砖(一份)、单混肚砖(一份)。

须弥座

清式须弥座

清式须弥座一般为石制,自上而下分别为上枋(九份)、皮条线(一份)、上枭(六份)、皮条线(一份)、束腰(八份)、皮条线(一份)、下枭(六份)、皮条线(一份)、下枋(八份)、圭脚(十份),共高五十一份。

须弥座的形制:须弥座除有比较标准的形式外,在它的各个部分都附有不同的石雕装饰,而且它们还有着相对固定的内容和形式。

莲瓣是在须弥座上用得最多的雕饰内容,它一般用在上下枭混的部分。枭是指凹进去的圆弧,混是指凸起来的圆弧。佛教艺术中用莲做装饰有着久远的传统,所以莲和佛教有很深的渊源。比如:高僧的袈裟上用莲花装饰称为“莲花法衣”;把佛像置于莲花之上称为“莲座”;当年慧远在东林寺建立的“白莲社”是为汉传佛教第一宗。

须弥座束腰部分的四个角上往往都有特殊的装饰,在多数清代须弥座上,四个角采用小花柱式的石雕,它的形式是上下用串珠,中间有突出的腰部组成短柱。

须弥座的上下枋部分,常用卷草纹装饰,卷草纹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用作边饰的一种传统纹样。

从雕刻的手法看,也有几种不同的雕法。大部分须弥座的边饰用的是浅浮雕的方法,花饰在枋子上露出浅浅的纹样,远望则融合在须弥座的整体形象中。近观感到很细致。也有采用高浮雕的方法,纹饰很突出,产生很强的阴影,这种边饰远看就很醒目,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使须弥座显得十分华丽,但往往破坏了基座的整体形象,失去了须弥座的敦实厚重之感。

五、须弥座鉴赏

来源于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