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意义与价值(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

导语:袁隆平传(三四)水稻充分显示杂交优势

显示杂交优势

不巧的是,苏州会议对杂交水稻本来已经有了异议,长沙的实验田里出现了新情况,为这种异提供了把柄。

袁隆平参加会议回来,遇上罗孝和一副愁眉苦脸

原来,罗孝和在省农科院的实验田里种了一丘四分地的“三超稻”,也就是说它的产量要超过父本母本和对照品种。这丘杂交优势实验田,禾苗生长得特别旺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收割时,实验田稻谷的产量与对照品种湘矮早4号持平,稻草却增加了一倍。

对杂交水稻持怀疑态度的人,抓住这一事实不放他们说:“水稻即使有杂种优势,也只能表现在稻草上,而不在稻谷上。可人吃的是饭,不是草呀!这个杂交水稻,弄来弄去,生产上还是没有价值。”

这些议论,把罗孝和搞得心灰意懒,抬不起头来。袁隆平认真地分析了这次试验,满怀信心地对助手们说:“这次试验,表面上看是失败了,但实质上却蕴含着极大的成功。有无优势是杂交稻研究有没有前途的关键,稻草的成倍增长显示,杂交优势在水稻这个自花授粉的作物上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朝哪个方向发展,则属于技术上的问题。这次稻草增产了,我们可以改良组合,下次优势不就朝稻方向

这番精辟的分析,使罗孝和心里热乎起,为了使杂交水稻尽快应用于生产,1973年春,袁隆平在海南岛亲自配制了10多公斤杂交种,分给助手试种。这年秋天,在湖南省农科院1.2亩的试验田里,这些种子收获了亩产505公斤的高产量。

这一事实,让杂交水稻的优势初露锋芒,第二年,袁隆平扩大了试验,各个试种点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以湖南的一些试验田为例,在与常规良种稻同等管理条件下,杂交稻亩产稻谷增加了50~100公斤,增产率为20%左右常规良种稻的草与谷之比为1:1,杂交稻则为1:1.4.杂交优势已经很大程度地发挥到稻谷上来了。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种,中稻亩产628公斤,作双季晚稻示范栽培了20多亩水田,亩产511公斤,分别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到了杂交早稻“威优35”问世后,事实雄辩地证实了杂交稻的优势。袁隆平和他率领的技术人员终于闯过了杂交水稻配组的优势关。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