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中心构图和三分构图(构图原则中三分法的意思)

导语:提高绘画表现力的构图法之三分法、中心对称法(上)

画家约翰·卡尔森曾说。

嗯,就是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构图不是在结束绘画时最后一笔落下才形成,而是在绘画前的思索阶段就已经形成。

由于人类只有视觉中心的很小范围的位置可以看得清物体,而构图根本的目的就是引导观众的视线在画面中流动,从而理解画面中想要表达的内容。

插播一个小科普:能感受微弱光线但不能分辨颜色的视杆细胞和只能感受强光感受不同颜色的视锥细胞,是眼球上的光受纳器细胞。

视网膜的中心区域叫做视斑,在视斑中,锥体细胞占绝大多数,在视斑的中心,即中央凹区域大概1mm² ,则全部都是锥体细胞,在这里可以产生清晰的视觉。

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很低,而在旁中央区域最高。

这种分布特点决定了中央区域的视野具有极高的视敏度(分辨空间细节的能力)而旁中央区域对弱光最敏感。

之前写介绍时(绘画 || 你造吗?提升画面效果有捷径!),有提到利用构图的方法,除去利用视觉引导线构图之外,还有很多巧妙的构图方法。以下再介绍最常用到的三种:三分法、中心对称法和黄金比例分割法。

三分法构图法

三分法就是将画面横向、纵向分成三等分,如图。

把画面最重要的部分放在四个焦点的附近(不用每个焦点都占,画面反而会显得无聊),或者对齐横竖分割线,整个画面会显得更加和谐,人眼就能更舒适地观看画面。

这里选取一些已经历经过时间筛选的艺术作品来作为讲解。

比如这张雷诺阿的作品《采花》,两位主人公正好站在左面分割线的两边,视线交汇处正好处在焦点位置。

如图:

还有这张同样是雷诺阿的作品《蛙塘》,视平线基本在上半部分的分割线上,池塘中供人休息的平台则是在位于下半部分的分割线上,右上角打着伞的女人正好落在右上角的焦点上。

基里科在《占

石膏像和门框的位置正好位于分割线上:

石膏像和门框的位置正好位于分割线上:

主要的瓶子罐子都落在了分割线上:

主要的瓶子罐子都落在了分割线上:

不仅视平线落在了分割线上,第一排罐子和第二批罐子的分界线也落在了分割线上:

在手机中打开相机的参考线,用的也是这种三分法。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中心对称构图法

对称构图法也是一种用着很方便、不容易出错的方法、

用这种构图法画出的画面,往往更加稳定,协调,更有平衡感。尤其是画人物时用着很方便,单人、双人、多人都可以用。

单人时,主角位于画面中轴线位置;双人时,各位于中轴线两边;多人时,单数压中轴线对称,双数延中轴线两边对称。

单人画肖像画中心对称构图法最是方便。

伦勃朗《自画像》

席勒《自画像》

席勒

克利《老人》

克利《男子肖像》

克利《老人》

《老人》

雕塑家贾科梅蒂的绘画作品:

双人中心对称构图法:

雕塑家贾科梅蒂的绘画作品:

双人中心对称构图法:

双人中心对称构图法:

梅辛革《两个女性裸体》

毕加索《镜中女子》

高更《沙滩上

再放两张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来参考:

再放两张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

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来

的作品来参考:

作品来参考:

《潜能》

《关联》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中心对称图的完美诠释,耶稣位于整个画面的中心,十二门徒平均分布于左右画面的两侧,房间的布置和窗户也正好处于中心对称的位置。

博斯的《人间乐园》简单来说也用了中心对称构图法。

这两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

下期我们介绍黄金分割法!

以上内容由“长脸大侠”供稿,小伙伴们可在留言区留言

先校正考虑问题的方法,

再开始动手画画,

才能事半功倍。

人体639块肌肉美感表达,

真实VS美型我都要!

【赠475张照片素材】

①照片VS线稿1:1对照学

②360°拆解绘画盲点

③放大细节学会更容易。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娴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