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新加坡组屋是什么意思(新加坡组屋的来源与历史)

导语:新加坡的组屋模式有什么特点,有复制的可能吗?

众所周知,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存在住房问题,而且短期内似乎无法解决,无论发达国家的柏林、首尔、纽约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河内、达卡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中,住宅矛盾解决的两个极端,就属香港和新加坡了。

香港的住房问题,不再赘述,劏房满街、房屋破旧,均价全球第一,住宅矛盾似乎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很多人归结为是有房群体通过环保控制土地开发,从而导致房价维持高位,我倒觉得更多是因为大陆资本的沉积、全球避险资金集中、地产寡头联合SAR深度操纵市场的原因。今不谈香港,只看一个正面典型:新加坡。

新加坡曾经承诺,让每一个工作着的家庭有房子。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有50万以上的人住在贫民窟,民生之多艰,建屋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简称HDB)应运而生。并立即制定了“五年建屋计划”,着手建造低成本的房子租给低收入家庭。

到了1965年,政府共建造了5万多套组屋,住房问题稍有缓解。1964年,政府开始鼓励中低收入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组屋。时至今日,新加坡组屋数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套,人均自有住房率约90%,相比深圳的35%左右和其他同级别城市的50-70%,这个成绩无疑是辉煌的,李显龙借此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重墨彩的一笔。

究其原因,总结为;

1、新加坡宪法规定卖地收入直接进国库,政府不能花,所以政府税收的利益没和房地产绑在一块;

2、新加坡把累计的财政盈余过通过GIC公司在海外投资。每年国库投资回报的一半能拿出来花,目前这是新加坡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收入高过于个人所得税,也比消费税多;

3、新加坡实施精英教育,实施meritocracy(精英主义模式),全民竞争、全民服役,要求每个人时刻警惕时刻进步时刻工作,每个人的义务尽到最大化,保证给你的房子不是“白住”。

那么,这样以政府为主导的住房模式,可以复制到中国的大城市以及住房形势相当严峻的英国、德国、荷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吗?

答案:新加坡模式就像华西村模式,很难复制!

事实上,北京的共有产权房、深圳的安居房政策表明,中国部分城市已经在学习新加坡模式了,只是,我最担心的是,这个政策能不能推行到所有城市以及能真正享受到这个权益的人能有多少?

北上广深是城市,如果实施组屋政策,人人都能享受高补贴,买一套到手即赚的房子(新加坡组屋到手转手即赚20万新币起),那所有人口都将涌入北上广深宁行蓉汉来抽签,虽然很多人会说我只是自住,我不炒房。

新加坡是个弹丸之地,580万人口,0.72万平方公里面积,人口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起来相对便利。就好比,深圳人口再少一千万,并控制人口流入,以深圳的财政压力,相信同样可以实施组屋政策,澳门都可以派钱,深圳也可以。

新加坡能是新加坡人的新加坡,但深圳不能只是深圳人的深圳,上海不能只是上海人的上海,设身处地一想,把身处北上广深的你打回原籍,在原籍给你低价分配一套2室1厅的房子,你会开开心心安居乐业?

所以,新加坡的组屋模式,并不适用中国哪怕是以色列、韩国这样小一点的国家。

同时,因为组屋政策,新加坡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流入和组屋准入规范,否则,终究有一天,土地、资金的问题都会反过来给这个政策的继续实施带来压力。

来源:渔村Tomas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梓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