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怀素的自叙帖是草书吗(怀素《自叙帖》是什么书体)

导语:天下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这两个版本比较分析,谁优谁劣?

怀素是继张旭之后,书法史上最伟大的草书大家,与张旭齐名,史称“颠张狂素”,这也是草书史上两座难以攀登的大山。怀素的《自叙帖》被书法史一度公认的为天下第一草书。这就很奇怪?为什么张旭名气比怀素大,且算是怀素的老师,弟子的作品却反过来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原因很多!可能性最大的地方就是相对的争议性强弱不同。相对而言,怀素自叙帖的争议较小,且是长篇巨制,等等综合原因!

说来说去,书法史上相对成立的共识就是,《唐怀素自叙帖》是唐代怀素创作的书法作品,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两点:一,真迹!二,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的版本。

因此,导致了很少有人知道,传世的怀素《自叙帖》还有三个版本!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三个版本说,也少有人相信,甚至于绝大部分人压根就没听说过!

三个版本,传说的三个版本,一在武功张子美家,一在蜀中石阳休家,一在冯当世家,三帖笔意不同,各出一时间之兴。

可以见到的另外版,该帖卷末自题写作时间为大历丙辰,即公元776年,应是蜀中石氏所藏版本!

天哲本文不作真伪辨别,只是比较分析这两个版本的艺术性特征,得出六点不同,放在文后,先上图:

一,个人认为蜀中版的真实性极低,很有可能就是民间高手临摹后刻石。其风格特征,很像明清哪一位高手书法的不见阳光的临作!

二,蜀中版的艺术水平远远低于公认版的。整体感、笔法、章法远远弱于公认版的,墨法可以想象,也弱太多,奈何这是刻石,我们讲多了意义不大!

三,蜀中版线条流畅,但是不知篆线的高级,或者是达不到水平的原因,线条偶有篆意,很多地方又没有,是夹生米饭。天哲观点,在草书里,行书,甚至于正书,线条就是笔法的要素,远非起、行、收。

四,字法,蜀中版的字法远没有公认版高妙,部分字法得到些规律!

五,章法上,蜀中版也是做得好的,但是,不具备长篇巨制的能力,还好,临摹水平不错,保留了部分!这就好比两个人,都很优秀,但更优秀的是,格局、视野、规划、预见等能力很强,表现是不一样的,没有短视行为,那句话说得好,未谋全局不足以谋一事!

六,线条打开,起、行、收打开,字形打开,块面打开,是草书的重要能力,非行书、正书一般收缩。蜀中版,几乎是用草书字法写行书。行的摇摆,行与行的关系,段落与段落的关系,因为打不开,不仅仅在章法上不达高境界,在节奏、气息、格调上,亦不达高境界!

本文内容由小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