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厦门赶海能抓到什么(厦门赶海好去处)

导语:细数厦门赶海12大门类生物,还有比恐龙早的

常在海边走,记录了不少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今天做个简单梳理,跟大家分享。

多孔动物门-海绵

海绵

海绵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之一,它们浑身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出入水孔。

这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生物,它们的形态会受它们生存环境的影响。在海浪比较大的区域,它们往往长成一种扁平的形态。而在相对平静的水域,它们会长成管状的形态,又或者类似于灌木的树枝状。

因而,有时候,你很难单纯从形态上去区分它们的种类。

它们的体内都有像针一样锋利的骨针,用于支撑它们的身体结构。海绵的再生能力也很强,当它被海浪撕碎时,那些被撕碎的结构甚至能够重新长出一个新的个体。

刺胞动物门-珊瑚、海葵、海鳃、水螅

哈氏仙人掌海鳃、古斯塔沙箸海鳃、双列笔螅水母、线形海葵、武装杜氏海葵、黑星珊瑚、雪花珊瑚、海扇

所有的刺胞动物体内都暗藏武器,即那些叫做刺丝囊的刺细胞。每个刺细胞里有一条盘绕的、尖头的丝线和一包胀鼓鼓的液体,随时准备喷射出来,用以刺穿或缠住猎物。所以,我们去海边,如果看到海葵、水螅、水母都不要用手直接去摸它们。

珊瑚、海鳃这些属于珊瑚纲的动物,在拉丁文中意为“花儿一般的动物”,它们都是以群体形态存在的。比如我们见到的海鳃,看似一只个体,却是由成千上万的水螅体构成。

节肢动物门-虾、蟹、藤壶、海蟑螂等

上:隆线拳蟹、德汉劳绵蟹、短指和尚蟹 中:藤壶、龟足 下:海蟑螂、寄居蟹、虾菇

节肢动物,在拉丁文中意为“脚带关节的”,它们是一个庞大的门类。

虾和蟹大家都比较熟,值得一提的事,而像寄居蟹、岩瓷蟹,它们虽然名字都带蟹,却不归属于螃蟹,它们属于异尾下目,而螃蟹类的责属于短尾下目。

海蟑螂(左下)是海岸上的等足目动物,跟鼠妇算是近亲。我们经常可以在高了带的岩石或码头的桩基上看到它们飞快的跑来跑去,也被称为“海滩清道夫”。

而藤壶属于蔓足纲,它们固着在岩石上,全身被保护性的盖板覆盖,因而很多人一开始都会以为它们是贝类。这类动物在拉丁名中意为“打卷或蜷曲的”,大概是因为它们优雅地卷曲着羽毛状的附肢(第二行)。这种看起来一点都不像甲壳动物的生物,其实在其小时候,可以到处游来游去,一旦找到一个落脚点,便从此固着生长了。

苔藓动物门-苔藓虫

苔藓虫

这是一个古老的门类,起源于寒武纪。苔藓虫形态多样,以至你有时候很难分清它是藻类还是苔藓虫。

它们可以表现为蓬松的植物状生长物,也可以表现为扁平或坚硬的壳状,甚至还有分枝、竖直的胶质生长物。

这些苔藓动物,也被叫做“海洋花边”,如果你在微距镜头下看它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都是由一些紧密相连的隔间所构成的嵌花结构,不同的苔藓虫,嵌花结构也不同,精美得让你不由惊叹它们都是大自然的建筑师。

这些隔间叫做虫室,每个虫室里都住着一只有触手的小生物,这看上去跟水螅相似,但却有一个完整的消化系统、一个体腔和简单的神经系统。一个苔藓动物群体中的个体,很大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

棘皮动物门-海胆、海百合、海参、海星、海蛇尾

上:细雕刻勒海胆、多辐毛细星 中:可疑翼手参、黑囊皮参、棘刺锚参 下:华普械海星、中华五角海星、海蛇尾

所有的棘皮动物都是辐射对称,很多长着从一个中央盘伸出来的5条或者更多腕足。最早的棘皮动物是海百合(右上)。像海星、海蛇尾、海百合这类棘皮动物,如果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断腕逃生。

海参的逃生技能也很有意思。它们遇到威胁时,会将自己的内脏吐出(中二),过不了多久,又会重新长出。

软体动物-双壳类、螺类、海蛞蝓、石鳖、头足类的章鱼乌贼、掘足纲等

上:白斑马蹄腮 中:章鱼、梯螺、斗嫁䗩 下:新加坡掌扇贝、红条毛肤石鳖、瘤背石磺

这类大概也是我们除了螃蟹和虾之外最为熟悉的。它们中很多都是用“灵魂装饰精美外壳的艺术家”,因而为人喜欢。其中最为原始的软体动物,要属行动缓慢、看着懒洋洋的,人畜无害的甲胄形贝类——石鳖(下中)。

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动物

缨鳃虫

环节动物,顾名思义,你会想到啥?各种一节一节的虫子。所以这里主要展示环节中长得最不环节的缨鳃虫,它们就像精致的花儿。它们不像大多数环节动物一样,游泳挖洞,它们是一种定居在栖管里的蠕虫。它们主要滤食水中颗粒,小的颗粒吃掉,大的颗粒留下,用来建造它们的栖管。

脊索动物门-海鞘

海鞘

海鞘真是个神奇的物种,明明是高等动物,结果越长越退化。在其小时候,长得像蝌蚪,有一根脊索和一条尾巴,当它定居下来后,变为附着生活,并开始朝着更为简单的成体形态变化,而到成体,其脊索特征完全消失了,然后就长成了五花八门的极具现实主义的模样。

其它

左上-腕足动物门的海豆芽。这是一种古老的海洋动物,也可追溯到寒武纪时代,比恐龙还早。它看上去有两片壳,但它不是贝类。它最具特点的就是那根像豆芽一样的肉茎,掘洞高手。

右上-帚虫动物门的澳洲帚虫。怎么看都不像一条虫的虫。

左下-扁形动物门的涡虫。薄如纸片,我们可以在潮间带的海藻间、岩石上看到它,有时候它也潜藏于死掉的软体动物的贝壳中。主要以蠕虫、甲壳动物以及个头极小的软体动物为食。

右下-纽形动物门的纽虫。纽虫的身体极富弹性,能屈能伸,还可以变圆变扁。它们多以多毛类动物为食,还能吃小螃蟹。下图就是一只正在吃螃蟹的纽虫。

纽虫的早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