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返者道之动也(反者道之用什么意思)

导语:返者,道之僮也;溺者,道之佣也。《道德经》的体用论

现代人们研究分析事物,运用的是一套哲学理论;而在我们东方文化的古人社会中,事物是被划分成“体和用”两种不同范畴,进而分析研究。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分别是讲道的一至三十七章节,讲德的三十八至八十一章节。就是体、用的体现!

在道经的第二章节里,老子讲了事物的“体”也就是事物的/体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恒也。

——老子罗例出的这些,都是事物的正反对立面,但它们都是相互依附存在的,是事物性质的逻辑规律。

到讲德经的时候,在最先的四十章节中,又讲了事物的“用”,也就是事物的/作用:

返也者,道之僮也;溺也者,道之佣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选用的是道家文始版本的《道德经》,更贴近于道家思想本义。

其他版本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之语词,都是些抽象概念,更有种从道家版本用语的谐音而来,山寨版产物之嫌!

怎样解读文始版本中的“返也者,道之僮也;溺也者,道之佣也”呢?

老子采用的拟人化的用语比喻:

返观道的幼童时期,相对是没有用处的;任其(溺水)自然发展,终成为有用之道的仆从。

这样的解释才符合接下来的这句“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逻辑思维模式。

——这才是老子所说的本意,在道经讲体质,在德经讲作用,两者合在一起就是物质体与用的辨证关系。

什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向运动是道的规律,衰弱是道的作用。纯粹是瞎子摸象般强拉硬扯的猜测。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