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仁德论语(论语中仁德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论语》教育智慧:仁德第一,口才第二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仁德 论语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仁德 论语(论语中仁德是什么意思)

《论语》教育智慧:仁德第一,口才第二

《论语》感悟(八十一)

文/王营

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能言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对付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我虽然不知道冉有是否有仁德,但是为什么要能言善辩呢?”

感悟:春秋时期,口才好、能言善辩的人特别吃香,一些在诸侯国之间游说的所谓“说客”“术士”,有的当了大官,有的身败名裂。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美中不足的是口才不好。孔子针对当时人们对冉雍的评论,发表了自已的看法,他认为仁德是第一位的,口才是第二位的,有仁德没有口才,不失为君子;相反有口才无仁德,只会让人讨厌,最终必然被人们所唾弃。

孔子的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也并不过时,考察一个人有没有仁德,不仅要听他说的,更要看他如何做的。有的人可能什么事也没有做,但口才特别好,喜欢在领导面前花言巧语,能把黑的说成白的,好人说成坏人,谬误说成真理,这样的人缺乏最起码的是非观念,怎么会有仁德之心呢?因此,做为管理者,要特别小心这种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之人,当一个人在你面前夸夸其谈,故意抬高自己、贬损他人的时候,你要实地考察一下他说话的动机以及事实的真伪,如果他说得与事实不符,故意搬弄事非,对于这种人不但要憎,而且要处处小心提防,因为他能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同样也可以在别人面前说你的坏话。

做为管理者,还要特别关注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这些人往往不善言辞,不好在领导面前邀功请赏,不喜欢在同事面前表现自己,也耻于与那些势力小人为伍,所以这些人常常被管理者所忽略。但是,这些人心中往往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他们不鸣则已,有时候可能一鸣惊人,并非他们没有口才,他们的口才不是用在邀功请赏、抵毀他人方面,而是用在事业上。在一个单位里,这类人因为好说实话,胸无城府,往往成为被排挤、被打击的对象,如果事业上碌碌无为,他们会自生自灭;如果成绩斐然,则又会遭来小人的嫉恨,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一个被许多人嫉恨的人,可能是一个不懂人际交往的人,却不一定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

这样看来,仁德的表现方式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像冉雍那样,做了不说或者不善于说;另一方面是做了再说,或者是边做边说,无论如何,以“仁德”为出发点的“做”是最重要的,会说不会做,只说不做,或者言过其实、文过饰非,都可能走向“不仁”。

其实,在这一章里,孔子并没有否定口才的重要性,他只是以冉雍为例子,强调做人要把仁德放在第一位,行仁德之事,说仁德之言,而不是“巧言令色”,做“不仁”之事,因为“仁德”毕竟还要靠口才来发扬光大,真理还要靠思辨来战胜谬误。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教育智慧:仁德第一,口才第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