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南宫置酒文言文翻译(南宫置酒阅读答案)

导语:文言助读(4):南宫置酒

【原文】

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灌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洛阳。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译文】

天下基本平定。高祖在洛阳建都,诸侯都来称臣归附。原临江王共敖之子共灌为了项羽反叛汉朝,高祖命令卢绾、刘贾率兵围攻,攻不下。被困好几个月王灌才投降,高祖在洛阳杀了他。

五月,汉军士兵都解甲复员归故里。各诸侯的子弟,凡留在关中的免去十二年的赋役,回封国的免去六年的赋役,均由国家发粮食供养一年。

高祖在洛阳南宫摆酒宴。高祖说:“各位诸侯和将领不要对我有什么隐瞒,都要说真话。朕所以能有天下是什么原因呢?项羽所以失掉天下又是什么缘故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性情傲慢而且好侮辱人,项羽仁厚而爱护人。然而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招降和夺取了的城邑,陛下就封给攻打的将帅,和大家共享利益。项羽妒贤嫉能,陷害有功的人,怀疑贤明的人,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夺得土地却不让人得利,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于营帐中策划运筹,于千里外决战决胜,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让粮道畅通,我比不上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而胜之,攻而克之,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均为人中俊杰,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所以被我擒杀的原因。”

【读解】

在历史转折的大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演出了一幕千古流传、惊心动魄的楚汉相争的威武雄壮的活剧。正因为如此,《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堪称《史记》中晶莹夺目、交相辉映的双璧。它们均以项刘争夺天下的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但在司马迁笔下,它们绝无重复繁赘之感。透过生动的笔触,通过巧妙的剪裁,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项羽本纪》用众星托月、百川归海之法,多写项羽的英雄气概和刚愎暴虐,展示其灵魂深处个人权欲和人性伦理的矛盾斗争,《高祖本纪》则主要记述了汉高祖得天下与平定天下的艰难历程。

《高祖本纪》全文可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高祖与项羽争夺天下,后一部分写高祖雄才大略,削平反叛者以定天下。尽管事情繁纷复杂,头绪很多,但司马迁运笔有条不紊,纵横驰骋,乱中见整,洋洋万言,浑然一体。司马迁通过慢易诸吏、丰西纵徒、斩杀白蛇、南宫置酒、未央上寿、沛里留饮,病时却医等事件,生动传神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具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汉高祖的形象。为了和前边的《项羽本纪》互补,我们从中选出了南宫置酒、未央上寿、沛里留饮、病时却医四个片断。

南宫置酒,充分显示了刘邦作为一代开国帝王,富于政治远见,勤于思索,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雄才大略。尽管天下平定了,但他并没有沉溺在穷奢极欲、声色犬马的物欲中不能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艰难历程进行深刻的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反思是在集中自己所主宰的群臣的政治智慧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这是何等难得可贵啊!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