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鲁北平原包括哪些地方(鲁北平原区)

导语:难忘小时候,鲁北平原的年味

再有十几天一个新年来到,城市主干道两旁挂起了寓意喜庆的灯笼,做生意的店主们也忙了起来,人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这样的时刻,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在物质生活的今天,人们对于过年却没有那么多的期盼与憧憬了。

家是在鲁北平原的一个村子,记得那个时候,一进腊月,就有了年味,人们就开始规划过年,是不是要把养肥了的猪杀了过年,自己吃不了,就有村里乡亲购买,还有主要是从集市上看出来,那个卖年画的 ,卖鞭炮的,卖糖葫芦,卖肉的等等,很多的年货摆出来。

过年应该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要是可以跟着大人赶集,那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可以买几个包子,或者喜欢的薄荷糖糖葫芦等,那个时候的集市真是人挨人,赶集的时候时不时还会遇见熟人寒暄几句。

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这话一点不错,那个时候过年是小孩子最渴望的事情,大人在过年的同时,会思考来年粮食怎么耕种。

渴望过年,是因为过年有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有新衣服,新鞋子,还可以买一些适合小孩玩的鞭炮,摔得炮仗,像火柴一样划得,还有钻天猴等。

烟花爆竹,肉,菜,春联,糖果,花生,瓜子等等年货都是要备好的,除了自己过年吃,过完初一,初二家里就会来亲戚,按照传统的风俗,初二去姥姥家,初三去姑姑家拜年,初四或初五还要去姐姐家给长辈拜年,还有姨家 等等,有的亲戚多的一直走到初十左右。

那个时候每家每户腊月二十八,或者二十九都会炸丸子,鱼,有的炸藕合等,这是要过完年来亲戚的时候端上桌。

的,还有三十晚上大街上此起彼伏的鞭炮,天再黑点,那个烟花满天绽放,辞旧迎新。

本地还有一种风俗,三十晚上比较近的家人一起,去走年酒,很多家里三十下午都会点上香引领逝去的亲人回家过年。

再大点的时候,就会被父母安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了,比如扫扫院子,把水缸挑满水,大年初一一般是没人挑水的。

那个时候真的是热闹,大街上都是人,大年初一人们在大街上聊着一年的收获,互相问候,见面问好,都穿着新衣服,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

还有一个风俗现在也没有了,就是谁家当年娶媳妇,很多家都会请新媳妇去吃饭,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风俗已经退出历史了。

那个时候的年,从大年初一要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过年有的村里搞文艺演出,有的村里跑大秧歌,还有高跷队好不热闹,

这些年人们经济第一了,以前的秧歌高跷已经很少见了,有的亲戚长期不走动基本断了,还有的即便是走亲戚拜年也是形式化了,一天可以走好几家亲戚,带点礼品,寒暄几句,很少在亲戚家吃饭了。

现在年味逐渐变淡,我们怀念小时候的年,并不是怀念那个贫困,更多的可能是那个时候的人情味,那个物质并不富裕年代而有的幸福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畅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