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泉涌不息意思(泉涌而出是成语吗)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泉涌不竭有奇景 神秘石兽藏其中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泉涌不息 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泉涌不息 意思(泉涌而出是成语吗)

在济南市西南部的众多名泉中,洪范池可以说是久负盛名,不仅有两大奇特景象,池底还藏着一个神秘石兽,那咱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方天然古泉——洪范池。

洪范池地处平阴西南陲洪范池镇,安卧在苍苍华盖下,位列古洪范九泉之首,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又名“龙池”。泉池呈正方形,边长7米,水深约6米,四周石砌,泉水水面平稳如镜,清澈见底。泉水自池底及四壁缓缓浸溢,日涌量约1000立方米。池周置石栏,板栏有浮雕花卉,柱头之上,雄狮耸立,威风凛然。深水之下,一尊石雕安放池中正北,名为“镇海石鲎”。鲎是守护海底的吉祥物,全国只有鲁西洪范、东南闽江、安徽徽州、川渝雾都、齐地滨州五地具有。泉水水质优良,含有锶、锂、偏硅酸等20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不仅可以饮用,还可熬制阿胶。泉水从池外壁的石雕龙头溢出后,跃入2米见方的水池中,经过一番嬉闹后,平波缓缓流进月河,绕池一周,蜿蜒入渠成为浪溪河的主要源头之一。泉水流经的石渠叫月河,上有月河桥连通龙池和龙祠。

池北虹桥卧波,桥北为“龙祠”,由金末东平路兵马总管侯挚创建。祠前两侧各有参天古柏一株,东名“珍珠翠”, 西名“龙柏”,两株古柏虬盘鳞结,树枝繁茂。

洪范池之名,今人多以为源自《尚书·洪范》中的“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之语。而据考证,以“洪范”命名泉池,不会早于明朝。金元时期,洪范池被称作“龙池”。在“龙池”之前,洪范池最初的名字应该是“崇梵池”。北朝至隋唐时期,今洪范池附近建有名刹崇梵寺。1982年,洪范池南侧曾出土铭有“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的石函,乃隋文帝仁寿年间颁赐舍利的旧物。崇梵寺是依托泉水兴建的寺院,并将泉池纳入其中,成为崇梵寺的净池,为此有“崇梵池”之名。到了明清时期,就借用了《尚书》“洪范”的篇名,取名“洪范池”了。

“方池十丈水之浔,洪范锡名称到今。戏掷一币清澈底,随波荡漾似浮金”。明代嘉靖进士何海晏在四川、河南为官,探亲回家时经常游览洪范池。一次次不知泉水深浅,遂从囊中取出铜钱掷于水中目测,恰逢朗日中天,铜币飘飘摇摇旋转而下,慢悠悠坠入池底。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咏而出。“洪范浮金”由此而来,为旧东阿八景之一。

洪范池有“不以旱涝而消长,不以冬夏而变温”的奇妙。水位不受旱涝的影响,始终如此。水温长年保持17度,冬天热气缥缈,一片雾气,夏天冰凉入肌,清爽宜人。在池两侧立有清康熙十年(1671年)杨士元“常将池影映天地,不以消长随春秋”的石刻佳句。

据记载,1957年,洪范池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清池工程。当时同时使用了3台12马力的抽水机,工作12小时后才由工人下池清淤,共清理出12布袋铜钱、3口铜锅。清理后才看到高1.72米的“镇海石鲎”。铜锅是1838年工匠们修池时用作搭架子的柱脚遗留物。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洪范池碑记》记载了当年修池的经过,以及池壁上“龙池”刻石之事。

古池洪范长年渗涌不竭镇守四方,用低缓的龙吟,祝祷年年风调雨顺,人寿丰年。

(记者:吕传泉 张铭)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泉涌不竭有奇景 神秘石兽藏其中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