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我国主要的油茶栽培物种是(我国主要的油茶栽培物种有哪些)

导语:我国主要的油茶栽培物种

油茶是泛指山茶属中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在我国以下列几个栽培物种为主。

(1)普通油茶

普通油茶又名油茶、中果油茶等。通常说的油茶就是指普通油茶,日前在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第一位,也是目前已经通过优良品种审定的主栽物种。

(2)小果油茶

小果油茶又名江西子、小茶、鸡心子等。小果油茶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细毛、节间短、叶片小而多、分枝角度小,因此,全株枝多叶密,显然与普通油茶不同。叶椭圆形居多且较小,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开白色花,朔果于10月上旬成熟,通常为球形、桃形、近橄榄形,果皮极薄,每果有1~3粒种子。

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闽侯县、南平市,江西省南康市、赣州市、兴国县、遂川县、宜春市、萍乡市,湖南省浏阳市、靖县、道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阳朔县、三江县、龙胜县、临桂县、融安县,广东省乳源县、乐昌市、饶平县和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锦屏县、铜仁市一带;浙江省仙居县、江苏省宜兴市亦有栽培。小果油茶栽培面积和年产量仅次于普通油茶,列全国第二位。

(3)攸县油茶

攸县油茶又名长瓣短柱茶、野茶子、薄壳香油茶。攸县油茶为常绿灌木,树皮灰白色或黄褐色;分枝角度小,排列紧密,冠幅狭窄;叶多为宽卵形、椭圆形;芽长锥形,较小,鳞片质硬。2月中旬至3月底开花,花白色;朔果10月底成熟,中等大小,直径2~4厘米,果皮极薄,麻褐色,粗糙无光泽。平均果重6.0(3.4~18.0)克,每果有籽1~12粒。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很高。油质好,挥发性物质含量小于0.05%。

(4)浙江红花油茶

浙江红花油茶又名浙江红山茶。浙江红花油茶为常绿小乔木,树皮灰白色、平滑;叶长椭圆形,两面光滑无毛,边缘疏生短锯齿;花芽单生枝顶,花艳红色,2月中旬至3月下旬开放;朔果皮木质,直径4~6厘米,果实基部有萼片宿存,果柄极短,果皮厚0.4~0.8厘米,每果有7~10粒种子,9月中旬果熟,朔果多为红色,球形或桃形,一般果重26~160克。

浙江红花油茶一般喜生长在海拔600~1200米的温暖湿润地区,含油率比普通油茶高出5%~10%,油质好,花可入药。本种由于年生育期较短,花期较长,花色美丽,是较好的庭园绿化树种和育种的好材料,宜在高海拔地区推广。如浙江省遂昌县每年产茶籽约5万千克,其境内有一片400多亩浙江红花油茶种植园,每年平均亩产茶油15千克。

(5)腾冲红花油茶

腾冲红花油茶又名滇山茶、野山茶、红花油茶等。腾冲红花油茶为常绿乔木,嫩枝黄绿色、披毛,叶为长椭圆形,叶长4.0~9.7厘米。芽长卵圆形,苞片7~9枚,覆瓦状排列,表皮披白色绒毛,花单生于小枝顶端,呈艳红色,花径7.6~9.0厘米,最大可达14厘米。朔果壳厚木质,果大,果径为3.4~6.0厘米,平均果重60~100克,最大达250克。

该种分布在云南省腾冲县、龙陵县、保山县等,在腾冲县打云山、大鹿丛山周围的云华、古永、中和、固东、沙坝等地最为集中,滇中地区亦有栽培。腾冲红花油茶播种后8~9年才能开花结果,播种后15年进入盛果期,花成果率高,种仁含油率高、油质好。

(6)博白大果油茶

博白大果油茶又名赤柏子,为高大直立的常绿乔木,树高8~12米。小枝粗短无毛,有少数皮孔,叶革质、椭圆形,长8~19厘米,锯齿由叶尖至叶基逐疏,齿尖骨质、黑色,仅基部反转。花白色,直径8~9厘米。雄蕊多数,成5~6轮排列,内轮在20根以下,外轮多。花谢时,雄蕊连花冠一起脱落,柱头一般3裂,乳白色,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5~9个。朔果皮粗糙,呈黄褐色,呈球形或梨形。果大,直径7~12厘米,重400~1000克,果皮厚1.0~2.5厘米,鲜出籽率12%~18%,每果有9~24粒种子。

博白大果油茶适宜在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地区生长,从各地引种的情况来看,博白大果油茶生长快、抽梢发叶早,但耐寒性比越南油茶、广宁红花茶和南山茶都差,即使开花,结果也不良,该种不宜在中亚热带地区栽培。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茜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