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为指的是什么)

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知识关联,不过度推理及过度化书中内容的态度去阐述书中知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们多多指正。

上文品读了“《道德经》: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从中体现出明显的辩证法思想,且有着很强的操作性。

老子用“逆向思维”的逻辑表达了,事物是在不断对立转换的状态,当事物发展到某一个极限的时候,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转。

好比一朵花盛开的时候,那就是枯萎的前兆。

这是道家里“物极必反”、“势强必弱”观念的一种说明。

很多学者把这段文字误解为含有阴谋的思想,这是一种眼界的局限性,看不到更高层次的观点。

老子是站在宏观角度,阐述世间万物的运作规律。

继续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顺其自然,不妄为。

道永远是顺从自然,清静无为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道”所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守之:守道。自化:自我化育,自长。

侯王若能守道而行,万物就会按自身规律自然得到发展,自动化育。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老子说:如若在自然生长中产生了过度的欲望,我就用道的纯朴来镇服他。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欲:指贪欲。

用道的纯朴来镇服,就会不起贪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没有贪欲而回归清静,万物就能自然稳定地发展。

本章作为《道经》篇的最后一章,总结性地说明道无为而无所不为。

得道之士便可深察,能看到万物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和规律,所以遵循自然、清静无为,这样就能做到万物不受干扰地自然生长,各适其性,各得其所,各有所得,这样自然天下太平,天人合一,一派祥和。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种高明的智慧。落实到管理上,就是不自专,要相信人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样,就可做到放手,听任大家自觉自治,这样,自然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理想性的想法,真正需要做到,就要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和制度。

修道的过程,也是完善制度的过程,完善好自身后,还需要使身边的人同化,只要达成了一致的共通性,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