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春旱是什么(春旱天气形成的原因)

导语:“旱不旱,看春分”,春分的天气决定春季雨水多少?看农谚咋说

现在都已经快要春分节气了,可却还没有下一场大雨。即便是偶尔下点毛毛雨,但是却并没有把土壤给浇透了,这样自然是不利于春耕春种的。

再加上去年的极端暴热和持续的干旱天气,让很多农民朋友也是倍感担忧,今年会不会又出现大旱情呢?上半年的雨水多不多呢?

其实在农村有些老人对预测天气方面,也是相当有经验的。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是准确的,但是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靠谱的。而他们预测天气的依据,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谚,以及过去的生活经验。

其中在民间就有着“旱不旱,看春分”的说法,那春分节气的天气决定了上半年雨水多少吗?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的预测吧!

①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它的意思是说,春分节气的时候如果下雨了,那么这样的雨水天会持续到清明节。而在清明节期间下雨,后面的雨水就偏多,持续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无路可走,因为泥巴路坑坑洼洼的又很滑。

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它在天文学上是有很重要意义的,因为到了春分节气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这样南北半球就昼夜平分了。

而且春分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把春季也一分为二了,因为传统上是把立春到立夏这个期间称之为春季,而春分节气就正好平分了春季。

实际上到了春分节气的时候,我国除了青藏高原、东北、西北部分地区以外都已经进入到春季了。而在春季的时候,雨水应该开始变得充足了。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怎么降雨,就意味着春天的雨水少,容易出现春旱。

②春分无雨是空年,春分有雨是丰年。

很明显这是古人总结的用春分节气来预测当年粮食收成的农谚,意思是说春分节气的时候是晴天,即这一天没有下雨,那么这一年的粮食收成不好。而相反,春分节气当天是阴雨天的话,那就预示着会是一个丰收年。

古人这话是有些道理的,春分节气的时候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春耕春种离不开雨水,同时播种的农作物也需要雨水来滋润。

如果没有雨水,农作物的播种就会推迟,耽误了农时就会对其产量有影响,甚至会导致颗粒无收。

③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字面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在春分节气当天如果是阴雨天,那就预示着后面的整个春季雨水较为充足的。相反,如果在春分节气当天是晴天,那就意味着春天的雨水偏少,可能会出现春旱。

其实在春季的时候,正是很多农作物需要雨水的时候,但是在很多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春旱。而春天很多农作物都要播种,要生长发芽等,这些都是离不开雨水的。

特别是在过去是靠天吃饭,如果天长时间不下雨,那真的是非常可怕的,其对农业的危害极大。

在民间类似这样的农谚还有很多,比如“春分无雨到清明”、“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无雨划耕田”等。

它们都是在预示着一样的结果,即春分节气下雨了,春天的雨水充足。而春分节气没有下雨,那么后面的雨水偏少,甚至上半年的雨水都很少。

④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春分西风多阴雨!

古人还通过观察发现,在春分节气当天风向也是可以预测后面天气的,如果当天是刮南风,那么这一难春天往往是前期雨水多,后期就容易出现干旱了。而如果春分节气当天是刮西风,则预示着后面多阴雨天气。

类似的农谚还有“春分大风夏至雨”、“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等。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春分节气下雨是好事,但如果下雪就要遭殃了,因为“春分降雪春播寒”。

意思是说春分节气下雪了,那么这就是倒春寒的预兆,在后面容易出现倒春寒,这一点在北方地区尤其要注意。就怕持续的阴雨天气,会使得气温下降明显,然后就形成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写在后面

俗话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到了春分节气以后,麦子正是返青进入生长的旺季了,这个时候更要加强田间管理。

再加上气温上升很快,而水分蒸发也快,所以麦子等作物的需水量较大,农民就要加强蓄水保墒。因此在春分节气以后,雨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春旱,抗御春旱就成为了这个节气的时候最重要的农事活动,既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又要及时追肥,加强小麦抗御春旱和冻害的准备。

而古代没有现代化的天气预报,古人就总结了这些农谚,以此来为后人作为预测天气的参考,并且经过无数人一代一代的验证,并且流传至今,可见多数还是有其道理的,你们说呢?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