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道德经少私寡欲(少私寡欲的意思是什么)

导语:道德经:少私寡欲,悟道修身

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译文: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根据“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可知,天下有始,万物之始即是道,道生万物,因此万物之母亦是道。也就是说万物的本源就是道,既然知道了根源又知道万物,既然知道内在的特性,又知道外在的表象,那么就会更好的了解万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其特性都知道,当然可以防患于未然,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例如,我知道了火的表象,长什么样,又知道火的特性,那么对于因油产生的火灾,我当然知道如何去灭,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脱离危险;同样的地震、海啸等等,不外如是。

道德经: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译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

这里依然讲的是清静无为,少私寡欲,不争的处世之道,也就是让人们不要一味地的外露,而是要含蓄、内敛。例如,不要过分表露自己的学识,因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说的多错的多,在自己口若悬河之时,犯错的几率也会增大,那么只会招来烦扰;不要过分外露自己的财富,同样见财起意,更容易招致贼人,烦扰不堪,不要过分外露自己的姿色,或者身姿,否则一样会招致烦扰。

道德经: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译文: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

如果任由自己的欲望增长,那将会是无止尽的,得到一,就像得到二,还想三,没有得到时发愁不已,绞尽脑汁甚至不择手段的去得到,得到之后又会忧虑不已,担心失去,无止尽的获取,也是无止尽的害怕失去,也会无止尽的增添纷扰,无法救治。除非“塞其兑,闭其门”。得到除了指物质以外,同样指精神方面,婚姻中,总觉得对方不够好,不够令自己满意,总想得到更好的照顾,事业中,总觉得职位太低,获得的成就感太低,一心爬升,到了自己满意的位置后,又怕后来者居上。因此,做人当低调,内敛,知足常乐。

道德经: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译文: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明察秋毫,从细微之处发现事物的端倪,这叫做智慧明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哪怕是刚开始一点点的“开其兑”也应当要修正,守柔曰强,柔指的是柔弱,侧重柔,也就是说让人不要锋芒毕露,与人争锋相对,而是应该低调,含蓄,内敛,平和,这样才能强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发现自己私欲萌发,说明是智慧明觉的,此时应当以“柔弱胜刚强”,才会显得强大,用此时的光耀在审视内心,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是常道,也就是悟道了,就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低调做人,内敛平和,得道之人自会顺其自然,率性而为,在他人看来自然是高调做事,但虚柔看似柔,实则内含巨大能量,故能胜刚强。

当然了,老子所说的“塞其兑,闭其门,”,并不是让人静坐,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看看,什么也不做,并不是让人做到毫无私欲的境界,减少私欲只是为了让我们专注悟道,诱惑少了,自己当然能更加专注。而完全没有私欲的人也是不存在的,是人就会有欲,没有欲望的,已经成为圣人 了。毕竟本就生在凡尘俗世中,何以奢望超凡脱俗?因此,是让我们抵抗诱惑,保持一份平常心,来解决俗世纷扰。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