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全州舜帝葬在哪里(全州舜帝陵)

导语:全州因舜帝葬在湘江源全州地域而有历史建制:湘源县

全州建制与舜文化根脉(1):湘源县

蒋咸喜

湘源县是一个历史地名,是广西全州县的前置县。“湘源”即湘水(湘江)的源头地区,这个地名与舜帝葬地及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殉情有关。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殉夫并建有湘源二妃庙。

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为尧帝之女,帝舜执政39年以后,为“德服三苗”,曾到南方巡视。娥皇、女英二妃原是跟随舜帝同行的,但到了洞庭湖时,舜帝顾及二妃的奔波之苦,且不了解前方的情况,就让二妃留在了洞庭湖,而舜帝继续率南巡。后来,舜帝不幸死在“苍梧之野”。娥皇、女英闻此噩耗,便一同到苍梧之野的全州寻夫,二妃来到全州九疑山祭祀舜帝亡灵后,返回途中经全州县城湘江边的三江口北渚李家山,恸哭不止,二妃泪尽,而后在此跳水殉情,她俩的跳江地点因在舜帝崩葬的湘水(湘江)的源头地区,而称之为“湘源”。她们的泪水染竹成斑,故称“斑竹”,又名“湘妃竹”。

舜帝崩葬于“湘源”在《山海经·海内东经》有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其意是说舜帝葬地的东南是湘水(湘江)的发源地,湘水(湘江)发源于兴安县境内的海洋山,湘水(湘江)是沿海洋山这个水源山西环而流的,湘水(湘江)最后流入洞庭湖。清代嘉庆《全州志》卷之一舆地·湘水(第17页)记载:“《海内东经》曰: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认为这是记载舜帝葬于全州的依据。

舜帝葬地方位的湘江源史料认定:湘水发源于始安即今兴安县阳海山,然后向北流往全州。《汉书·地理志》认定:“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水经· 湘水》认定:“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东北过零陵县东,又东北过洮阳县东”(注:当时的零陵县是全州地包括了兴安县的一部分、洮阳县为今全州地的升乡四镇和东安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肯定了《汉书·地理志》所载湘江发源于海洋山的说法,而且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湘、漓两水同源的说法:“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即阳朔山也,……,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全州前置又为湘川县),东北流。”湘水最后流入洞庭湖。

今广西全州因处湘江的源头,在上古时期因舜帝葬地及二妃娥皇、女英在此殉情,为纪念之,而在今全州县地设立了湘源县。《全州县志》大事记载:“隋开皇十年并洮阳、零陵、观阳(今灌阳)三县置湘源县,治所设于今之城郊乡柘桥村。”

红军长征时的湘江战役就发生在湘江源头地域的全州。

汉初平元年(190年)荆州牧刘表在全州建湘源二妃庙。柳宗元曾在今之全州的湘源县,为重修全州二妃庙题写了《湘源二妃庙碑》。《大明一统志》卷八十三《广西布政司·桂林府》、明洪武《永州府志》、清康熙《广西通志》卷三十三、清康熙《全州志》、清代《嘉庆一统志》、清嘉庆《全州志》卷之二等方志都对全州湘源二妃庙的历史进行了记载。

抗战时期,二妃庙被入侵全州的日军焚毁。今湘源二妃庙重建于全州县新区的湘源文化公园。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姿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