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真实的顾恺之不止是个大画家装傻充愣有什么意思(顾恺之的真迹还有吗)

导语:真实的顾恺之,不止是个大画家,装傻充愣有原因

一提到东晋的顾恺之,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画家地位,他的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堪称我国人物画的巅峰。但画画并不是顾恺之的全部,他的诗赋和书法也是很出彩的,当时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痴绝”。

其实他还做过权臣桓温和殷仲堪的参军,也在桓玄那里任职。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顾恺之在那个时代的行为不仅痴还有些傻,但,那只是他的掩饰,背后是他无奈的生存智慧。

顾恺之是晋陵郡无锡县人,他的父亲担任过尚书左丞。顾恺之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曾写过

一篇《筝赋》,对别人说:"我这篇赋比起嵇康那把琴,不懂的人肯定会认为它晚出而不重视它,但是那些见识高明的人一定会因为它的高妙而珍视它。"

大司马桓温推荐他为自己的参军,很受桓温的信任。桓温死后,顾恺之到他墓前拜祭,写了

首诗:"山崩沧海干,鱼鸟何所依!"有人问他:"你是如此地推崇桓公,那么你痛哭的情景

可以用诗来表达出来吗?"顾恺之不假思索地说:"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顾恺之生性诙谐,喜欢开玩笑,大家都喜欢和他来往。后来他担任了殷仲堪的参军,也很受

器重。

殷仲堪在荆州的时候,顾恺之请假回家,殷仲堪专门借给他一个布帆。结果船开到一个叫

破家的地方,遭遇了大风,船被风浪打坏了。顾恺之给殷仲堪写信说:"那个地方叫破家,真是'破家而出"啊!同行的人都平安无事,布帆也没有坏。"

回到荆州后,人们向他问起会稽这个地方的风景,顾恺之说:"上千座山峰在一起竟相展现灵秀之气,上万道溪流争相奔流。草木郁郁葱葱,像云蒸霞飞。"很有文采。、

有一次,恒玄和顾恺之在殷仲堪家做客,三个人比试谁说话最能表达出事物的极致。顾恺之说:"火烧平原,寸草不留。"桓玄说:"白布裹棺材,竖起招魂幡!"殷仲堪说:"把鱼扔到深渊里,把鸟放到蓝天上。"

然后又比试進能说出最危险的情景。

桓玄说:"在长矛尖顶上淘米,在剑尖上煮饭。"股仲堪说:"百岁高龄的老翁禁爬枯树枝。"有一个站在旁边的参军插嘴道:"盲人骑匹瞎马,走近深水池。"

殷仲堪正好有一只眼睛因为生病而瞎掉了,听了这话,他吃惊地说:"这话也太通人了!"就不再说下去了。

顾恺之每次吃甘蔗的时候都是从尖上开始慢慢嚼,一直吃到根部(甘蔗根部比尖要甜。)别人觉得他这种吃法很奇怪,他却说:这就是所谓的渐入佳境嘛。"

顾恺之尤其擅长绘画,他勾线、涂颜色都非常精妙,谢安对此非常佩服,认为自有苍生以来,

还没有人达到过这种境界。

顾恺之每次画完人像后,都不点眼睛,有时甚至几年都不点。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人四肢的美丑本来就对画像的精妙之处没有多大影响,人像的传神之处全部都在眼睛里面。"

【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很欣赏嵇康的四言诗,为这些诗专门配了图,他常说:"要画出手弹琴的姿势很容易,但要画出目送大雁归来的意境却很难。"

他画的每一幅人像,在当时都称得上是妙绝之作。他想为殷仲堪画像,殷仲堪因为自己有眼病,不适合画像,于是极力推辞。

顾恺之对他说:"大人您的特点恰恰就是在您的眼睛上,如果把您的瞳孔涂得黑黑的,再用飞白在上面轻抹,使其像淡淡的云遮住月亮一样,不是很好看吗?"殷仲堪这才答应。

顾恺之曾经收藏了一柜子的画,在门上贴上封条,然后把柜子寄送给桓玄。那些画都是顾恺之钟爱的精品,桓玄找人把柜子背面打开,把里面的画拿出来,而前面的封条一点都没有动,把柜子弄好后送还回去,想捉弄顾恺之,告诉他柜子并没有打开。

顾恺之见封条确实没有动,但画都没了,他只好说:"绝妙的画是通灵气的,肯定是变化飞走了,就和人成仙飞上天一个道理。"丝毫没有露出奇怪的神情。

顾恺之为人矜持,喜欢自夸,常常言过其实,当时的轻薄少年就故意对他胡乱吹捧,以此来

捉弄他。他还喜欢吟诗,自以为得到了古代贤人的风韵。

有人请他学洛阳书生吟诗的样子,他回答道"怎么能学那些老奴婢的声音呢?"

【洛神赋图局部】

后来他担任了散骑常侍,和谢瞻是邻居。到了晚上,顾恺之就在月色中高声吟诗,谢瞻故意在远处赞扬他,顾恺之听到赞扬后吟得更加起劲,连疲倦都忘记了。

谢瞻要睡觉的时候,让别人代替自己赞扬顾恺之,顾恺之也没觉察出换了人,结果一直吟到天亮。

桓玄曾经拿了一片树叶捉弄他,说这就是蝉用来遮住自己的树叶,用它来遮住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

顾恺之居然相信了他的鬼话,很高兴地接过了那片叶子。

他拿那片树叶放在自己眼前遮住自己,桓玄故意当着他的面小便,顾恺之以为桓玄真的看不见自己,于是非常珍惜那片树叶。

顾恺之在桓温手下任职的时候,桓温说:"顾恺之身上痴呆和狡猾的部分各占了一半,两者合起来正好平衡。"

说白了,顾恺之这是装傻充愣,为形势所迫,他早就看出了桓玄的野心,虽然在桓氏父子手下任职,也受到了残酷的政治冲击和打压,但他那“痴绝”逸事早已驰名天下,到桓玄被杀后,反而还升了官,62岁死在任上。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