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李清照声声慢是什么词(宋朝李清照的声声慢)

导语:炸药都炸不开?李清照《声声慢》,什么情凝结得如此牢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作者一开始来7个叠词,着实有点特别。叠词看起来整齐,读起来悦耳,李清照这么写了之后,影响了一大批人。且看下面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清·贺双卿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甚至还有一首曲子全用叠词的:《天净沙·即事》元·乔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被评为中国影响力最广的诗词之一,真的是实至名归。那么这7个叠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想每一个叠词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然而组合起来之后,画面就有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老严的脑海里,是出现一个人在宽大的房子里面到处走到处找的快镜头,她的神情越来越悲伤。如果从字面上来分析,那就是到处找东西,但是宽大的房子里只有一个人,而且是在初春时候,天气还很清寒,所以显得冷冷清清的。因为找不到,又没有帮手,自然而然就感觉凄凄惨惨,脸上也就露出悲容来了。

老严之所以认为是在找衣服,因为下面也说到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忽然,偶然,不定时。还,就是回还,回到。乍暖还寒,就是有时候忽然有点暖,但整体是很冷的。这是深秋天气。我们民间流传的“二十八月乱穿衣”,就是这个时候。现在是接近傍晚了,寒意袭来,所以要找衣服穿。不是没有衣服,而是找不到衣服了,或者说决定不了穿哪件衣服。因为说了最难将息,老严倾向于决定不了到底穿哪件衣服。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傍晚来临,自己做了饭,还喝了几口酒,但是完全感觉不到暖意。风吹起来了,显得更冷。喝酒也抵不住凉风。于是就有人问了,这李清照就不能把门窗关上吗?这样就不会有凉风吹进来了。古时候的人工巧匠们制作的木质门窗,的确在关上之后一丝风也吹不进来。但是大家别忘了,李清照是一个人在大房子里,总要看看外面的事物,这时间才能过得下去。关上门窗,人会发疯的。读者朋友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飞过来了,正在感到伤怀,却发现这些大雁是曾经见过的。据说大雁的叫声很凄惨,所以不由得引起人伤心。古诗有“鸿雁哀鸣处处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诗经·小雅·鸿雁》说“鸿雁于飞,哀鸣嗸嗸”。所以作者感到伤怀。然而她认出了这些大雁,也算是故人相逢,那么心情好一点了吗?不是。大雁是曾经见过的,曾经一起见到大雁的人,或者说因为见到大雁儿希望能捎带来书信的人,已经阴阳两隔了。这情景只会更让人伤心。人在窗前看到空中的大雁,认出来是旧时相识,老严认为这是作者故意夸张,好让自己那种悲凉哭泣的心情,在词中又上一个台阶。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一般指的是菊花。这三句的意思是,窗前到处都是花,丛丛簇簇,有的已经开始凋谢了。现在还有谁能去采呢?言外之意是,以前丈夫在世的时候,秋天还一起去采菊花,现在丈夫死了,也就不去采摘了。

“谁”字,承上启下,把上下两阕粘接得非常紧致。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无聊到了极点,但是又什么都不想动,所以她坐在窗边,看着外面,感觉时间过得太慢太慢,盼望着黑夜来临。天黑了,人睡了,并不是有什么需求,而是时间显得快一点而已。李清照这首词,写于她南渡之后。和她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事业的丈夫赵明诚去世了,而她年纪也大了。一个人苦捱时光的那种孤凄,就是这首词的主调。时光难捱,然而眼前的花又不想去摘,这种苦度,正表现出对生活的绝望。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终于到了黄昏时候了,细雨落在梧桐树叶上,汇聚成水滴打在下面的梧桐树叶上,一层一层,一阵一阵,声音稀稀疏疏,然而更像敲在人心上。秋雨打梧桐,同样是一个让人愁闷的情景。“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愁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的这几句形象的词,把雨打梧桐和愁苦联系起来,写到了极致。李清照是不是引用这首词的意境不知道,但是那同样的愁绪,同样的别离,同样的情景,很容易让人联系起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指的是特定的时段和地点以及事物的结合体。李清照用这个词把自己所有的遭遇概括起来,这些遭遇前面都已经提到了,这里不再多讲。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翻译的句子,实在要强行翻译,可以说是“集中在一个愁字上怎么了得啊”“为什么一个愁字这么了得”,但是这些说法跟原句相比都要弱很多。总之作者把所有的遭遇时间景物等等都汇聚成一个字:愁。这也使得这首词成了李清照婉约词中的代表,甚至成为了南宋婉约词的代表,要说成为整个中国历史婉约词的代表之一,那也毫不为过。

这首词的主题就是一个愁字。愁是人经常有的一种情绪,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写得非常多。在李清照自己另一首词中,写的愁是有重量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辛弃疾写的愁是活的: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李后主写的愁是动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愁很特别,分散到各种景物之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吴文英的愁相当特别,直接用两个字合起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愁虽一绪,表达手法各有千秋,而且都流传千年。那么李清照在这首声声慢中,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愁传达给作者的呢?

开头连续7个叠词,没有一个愁字,但是个个字都跟愁沾边。这7个叠词,14个字的最大公约数就是愁字。这是作者表达主题的最为突出的艺术手法。前面说了,这个手法影响非常广泛,而且让人一见难忘。当然,如果只是在文字上做文章,那也算不得一首好词。而李清照这首词是一首好词。好到什么程度呢?因为见识不一样,无法评出中国最顶尖的一首词,但是可以评出公认的最顶尖的几首词来。前几天老严跟人交流,小范围评出中国历史上10大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满江红·怒发冲冠》《扬州慢》《雨霖钤·寒蝉凄切》《水调歌头·中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渔家傲·秋思》,另外就是这首《声声慢》。排名不分先后。当然并不是说老严这几个人的评选有多权威,只是小范围的意思而已。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这首《声声慢》是千古绝唱之一。

这首词的另一个艺术手法是和前面讲到的写愁的方法不一样,而是从头到尾沉浸在一个愁字当中。作者写到自己所做的,所看的,所想的,所有的动作和景象都带着一个愁字。但是作者并不是平铺着的愁,而是愁的非常有节奏。从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开始,到发现大雁是老熟人,一个愁字逐渐升上去,在上半部分到了顶端。但世上阕的愁还是空的,读者只知道作者的愁,不知道作者为何而愁。所以在下阕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愁的原因点出来了:是怀念往年跟自己一起采摘菊花的人。于是愁的内容丰富了也具体了,也生动了。下阕有了时间的流逝,愁也动起来了,逼到人的心坎上。最后一个了不得的愁,让整首词再一次升华,愁得再上一个台阶。

这首词的第三个艺术特色,是把自己的行为和眼前的景色相结合。找衣服,喝酒,坐在窗边,一个寡居女人的点点滴滴,从脸上可怜到了心里。乍暖还寒,风急,雁语,花开始凋谢,雨打梧桐,每一个情景都是灰暗的,都是失落的。可以再夸大一点说,作者的这首词,每一个意象都洋溢着愁的气息。和上面提到的那些具象化的愁不同,在李清照的这首词里,愁就是一种情绪,无影无声。但是到底是词中的景物感染了愁绪,还是愁绪感染了词中的景物,谁也说不清楚。不管怎么说,字词、情、景和人的行为,都被愁贯了个实实在在,任你炸药都炸不开。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