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鲜卑人是蒙古人吗他们二者有何渊源吗(鲜卑是不是蒙古人)

导语:鲜卑人是蒙古人吗?他们二者有何渊源

鲜卑与蒙古在中国历史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从大山和草原里走出来,入主中原并建立政权,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前者从大兴安岭走出来,进入中国北部建立政权,并一步步将势力范围延伸到江淮一线,其贡献就是统一当时纷乱的中国北部。

而宋金之际从草原异军突起的蒙古则更是“跨越山和大海”,势力范围横跨欧亚两洲,建立举世闻名的“蒙古帝国”,虽然时间短暂,但足矣留下光辉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鲜卑与蒙古的渊源。

凡是上溯鲜卑与蒙古的根源,我们必须要回头看一个部族——东胡。不论鲜卑还是蒙古都是从东胡这个部族发展诞生而来的,东是方位名词,胡就是中原人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意思也就是中原人对匈奴(胡)以东各部落的称呼。

需要明确的是东胡是一个民族学上的泛称,囊括了东北及东北西部语言,习俗相同或相近的各部落。当年中原与东胡地处悬远,语言不通,来往较少,故而不为中原人所知而已,于是就以东胡为名称呼他们。

匈奴和东胡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存在,发展到秦汉的时候,从地缘分界来看,大致以今天的内蒙古高原中段延伸到蒙古高原的雅布落诺夫山脉以东,石勒河以西为界。东胡的消失也很简单,它的邻居匈奴对外扩张的结果所致。所以世人提及到鲜卑时称其为“东胡之余”或者“东胡之支”。那为何要叫鲜卑呢?

根据《后汉书》里面的记载指出,他们退居鲜卑山里而自保。故而以山名作为部族的名称。今天有很多人说鲜卑是从大兴安岭走出来的,其实,这支从大兴安岭走出来的鲜卑在其内部,应该被称呼为“北支鲜卑”,活动范围一直在大兴安岭北部。

有北必然有南,“南支鲜卑”的活动范围在今天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两支鲜卑部族皆以所生活的地理区域而被划分。而后所谓的鲜卑三大部族——慕容,宇文,拓跋。

它们三者的形成时期则是在东汉,匈奴的衰落致使他们进入原先匈奴的地盘,然后形成军事联盟,就在这个历史时期内,他们从南北二支演变为三大部族。迁移的方向除了向西进入匈奴故地,另一个方向则是向南,进入今天的内蒙古,山西,辽宁,以及河北一带。

除了鲜卑以外,还有乌桓,这个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例如服虔说“乌丸为先,鲜卑为后”,《三国志》也记载说“乌桓,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王沈的《魏书》中也提到“乌桓者,古东胡也。”

乌桓人原先在老哈河流域,后来进入到东起大凌河,西至鄂尔多斯的狭长地带,不久便并入鲜卑,有的则迁入了内地。根据《后汉书.乌桓鲜卑传》中的记载“语音习俗皆于乌桓同。”

而蒙古族的发源地,根据史料记载,一部分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和呼伦池附近,这支被称作“迭列列斤蒙古,”而另一部生活在鄂嫩河和克鲁伦河上游以及两河之间的肯特山一带,这支被称作“尼鲁温蒙古”,也就是日后成吉思汗的那一部。

就地缘范围来看,蒙古族的活动范围都在东胡故地,而从部族发展来看,我们就更能明白蒙古与鲜卑乌桓的关系,我们所持的观点就是蒙古起源于东胡。鲜卑的辉煌在于建立北魏,统一中国北部。汉化政策使他的部族开始和汉人同化。而留在鲜卑故地的原始部落开始崛起,这便是室韦。

法国学者伯希和认为室韦是鲜卑的不同音译而已。室韦仍然是一个部落联盟,其部落有西室韦,大室韦,蒙兀室韦等等。

注意看,“蒙兀室韦”这个称呼就是蒙古族的称呼之一,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这便是一个佐证,不论社会经济生活还是风俗习惯,蒙古与室韦都有着许多的相同的特点。再从语系来说,所谓的“阿尔泰语系”它的出现时间较早,其划分背景和标准都是以现代语言学为主。

就鲜卑与蒙古活动范围来讲,在“阿尔泰语系”里属于突厥语系和蒙古语系。一般认为,匈奴、回鹘、突厥、黠戛斯等部族都属于突厥语系,而东胡、鲜卑、柔然、室韦都属于蒙古语系。

再看《魏书》中对室韦语言的记载“语与库英奚,契丹,豆莫篓国同”。这些都是视为室韦来自东胡的强有力证据,也可以从语系来解释鲜卑与蒙古之间所存在的关联。

再来考古资料来看,鲜卑人和乌桓人所呈现给我们的形象都是属于蒙古人种的,他们所谓的“髡头”就是指把周边的头发剃光,头顶留下髻或者辫。从地缘,语言,考古资料这三者去论述蒙古和乌桓鲜卑之间的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族不断糅合吸收各民族并入其中,但总体不变的就是鲜卑乌桓占主体地位,从而将这个发展源流和过程更加明细化——源自于东胡之后的鲜卑与乌桓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在各种纷乱的说法中比较客观的事实。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