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唐诗《咏鹅》流传千年它有什么过人之处(咏鹅唐诗咏鹅)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唐诗《咏鹅》流传千年,它有什么过人之处?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唐诗《咏鹅》流传千年,它有什么过人之处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唐诗《咏鹅》流传千年,它有什么过人之处(咏鹅唐诗咏鹅)

众所周知,《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写的一首小诗。人们习惯于称之为五言诗,而事实上,它并非每句都是五言的,其中的首句只有三个叠词。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小诗通俗易懂,语言近似白话。初读之下,除了灵动可爱,似乎也没有什么很高深的哲理和内涵,为什么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它能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永流传呢?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分析它。

首先,写这首诗时,骆宾王还是一个7龄小童。

骆宾王,字观光,浙江义乌人,童年居住在城北小村庄,家境贫寒,却是世代耕读之家,祖父两辈均是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读书人。

他的父亲做过县令,他的母亲也是出身书香门第,所以,骆宾王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良好的家庭熏陶。

相传在骆宾王7岁那年的某一天,客人来访,因久闻小宾王聪慧可爱,便欲考他一考。于是便指着村外骆家塘中一群正在戏水的大白鹅,命小宾王以此为题,作诗一首。

小宾王歪头沉思不久,这首灵气十足的《咏鹅》便横空出世了。从此,他便赢得了“神童”的称号。

可见,在当时,它就是一首名作。

其次,诗人虽小,却视觉独特,手法简练,诗歌的艺术水准十分高超。

这首诗仅有四句话,却有三大亮点。

(1)鹅,鹅,鹅:三字反复,一语双关,既点出所咏之物,又生动模拟了鹅的叫声,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2)曲项向天歌:两个动词,先“曲”后“歌”,生动而精准地描绘了大白鹅由蓄势待发到一鸣惊人的“引吭”过程,用词十分灵动。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两句不但色彩明丽,而且对仗极为工整。白色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红色的爪子轻轻划过,激起片片清澈的水花。动静相生的画面,怡然自乐的意趣,十分和谐,却又充满童趣。

所以,从词句和篇章上看,这也是它脍炙人口的理由。

第三,诗虽短小,但是诗人笔下的鹅却很有个性。

自然界中,鹅其实是一种十分好斗的家禽,它们极爱啄人,形象并没有那么可爱。很多诗人,如杜甫“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李郢“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都曾描摹过它蛮悍的姿态。

但是,骆宾王笔下的鹅却器宇轩昂,悠闲自如,它高歌向天,怡然入水,体现了与众不同的自信和恬淡。

也许小小的骆宾王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托物言志,但是从他浑然天成的自然描述上就已经体现了他自己不凡的气度了。事实也证明,后来,他确实做起了轰轰烈烈的营生。

所以,《咏鹅》虽小,却不能不说是一首天分极高的作品。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唐诗《咏鹅》流传千年,它有什么过人之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