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不读这本书就不会懂中华文化英语(不读什么书就不知文化)

导语:不读这本书就不会懂中华文化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可以说这部书包罗万象,诸子百家的学说都受其影响。(也有说“三易”的,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书。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

易可分为易数和易理。把易数研究到极致的人,大概要算北宋的邵雍(别称邵康节,民间麻衣神算的祖师爷),其实也没多大意思,这里要提一下:《易》之失,贼。作为易数,偶尔玩玩儿无伤大雅,但不要沉溺其中。孔夫子也说过:善易者不卜。就是说,真正懂得周易的人,自然懂得因果规律。

学习易经,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洁静精微。有了这个态度,就不至于误入歧途。

常说“易有三易”,易简、变易、不易。易简是说易的道理是非常简单易懂的,大道至简;变易是说,世界上的东西时时刻刻在变;不易是说,变之中,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自然规律。明白这三点,读此书时细细揣摩推敲,能获益匪浅。

如今我们看到的《周易》是怎么来的呢?争议不少,暂且不管。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周易》的成书过程中,“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周文王和孔子。

伏羲一画开天,创出了阳这个符号,并创立了八卦。

周文王将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

孔子读《周易》后,对《周易》作了一系列注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故称《十翼》。《周易》后成为儒家五经之一,一直流传至今。

这就是如今《周易》的来由和大体结构。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还说过:“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说,人只有到达五十岁,人生阅历丰富了,才能够真正读懂《易》。其实作为哲学书,早一点学习也无妨,但学习这本书时,还是建议至少有比较多的阅读积累和一定的生活体验。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舻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