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湖南张家界的历史简介(湖南张家界的历史背景)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湖南张家界的历史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湖南张家界的历史简介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湖南张家界的历史简介(湖南张家界的历史背景)

今天老艾要讲的城市是张家界市,原名大庸市,是湖南省的地级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风光

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地方分为郡、县两级。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黔中郡管辖,东临长沙郡,南濒象郡,西接夜郎等部族和巴郡,北边与南郡接壤。

西汉时期,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武陵郡(现在常德市古称由来)管辖,东临长沙国(西汉开国~汉武帝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众多封国之一),东南是零陵郡,南毗郁林郡,西边与牂牁郡、犍为郡接壤,北靠南郡和巴郡。

东汉时期,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武陵郡管辖,东临长沙郡(东汉封国已经不存在),东南是零陵郡,南与郁林郡接壤,西毗牂牁郡、犍为郡和巴郡,北靠南郡。东汉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西汉时期的地方区划。

三国时期,当时的张家界市依旧属于武陵郡管辖,东临衡阳郡,东南靠零陵郡,南濒郁林郡,西接牂牁郡、涪陵郡和巴郡,北与建平郡、宜都郡、南郡接壤(从左往右)。三国时期的地方区划呈现碎片化的趋势。

西晋时期,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天门郡管辖,东临南平郡,南接武陵郡,北边与建平郡、宜都郡接壤。司马家族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孙吴的地方行政区划。

隋朝时期,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澧阳郡管辖,东临巴陵郡,南濒武陵郡,西接沅陵郡和清江郡,北与南郡接壤。

唐朝时期,统治者实行道、州、县三级的地方层级管理。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澧州管辖,东临岳州(现在岳阳市的古称),南靠朗州和辰州,西毗溪州和施州,北边与荆州接壤。现在许多城市的古称和别称来自于大唐时期。

北宋时期,从最初的州、县2级发展为路、州、县3级的地方层级管理。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澧州管辖,东临岳州,南濒鼎州 ,西接辰州和施州,北边与峡州、江陵府(州府同级)接壤。

南宋时期,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澧州管辖,东临岳州,南毗常德府(现在常德市地名由来),西毗辰州和施州,北边与峡州、江陵府接壤。南宋时期张家界地区与北宋时期地区划分没有太大变化。

元朝时期,统治者实行行省制,地方分为行省、路、府(州)、县4个层级。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澧州路管辖,东临岳州路,南与常德路、辰州路接壤,西毗永顺安抚司和散毛洞安抚司(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掌管地方军民之事),北边则是峡州路和中兴路。

明朝时期,地方分为省、府(州)、县三级地方管理。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岳州府管辖,东临武昌府和南昌府,南靠长沙府、常德府和辰州府,西接永顺宣慰司(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掌管地方军民之事),北边与荆州府、施州卫(一种军事机构,掌管地方军民之事)接壤。

清朝时期,统治者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明朝的地方区域划分。当时的张家界市属于澧州(州府同级)管辖,东临岳州府,南靠长沙府、常德府和辰州府,西毗永顺府,北边与宜昌府、荆州府接壤。

民国时期,废府存县;1916年裁撤武陵道,将大庸、桑植、慈利县划归辰沅道;1922年撤销道制;1936年成立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第二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四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到1952年大庸县、桑植县属于永顺专区管辖,后划归湘西苗族自治区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1949年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1985年大庸县改为县级大庸市;1988年成立地级大庸市;1994年大庸市改名为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

现在的张家界市管辖区域:永定、武陵源2个区,以及慈利、桑植2个县,张家界市总面积为9653平方千米。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澧水中上游,东临常德市,南濒怀化市,西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边与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

老艾讲历史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湖南张家界的历史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