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不同情绪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不同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导语:探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友谊嫉妒的影响,能够改善人际关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不安全依恋人群对人际关系的变化敏感,对威胁信息警觉,当友谊关系中出现第三者威胁出现时,更容易产生友谊嫉妒情绪,而其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具有不适应性,情绪调节能力较弱,更容易沉浸在负性情绪当中。

但目前较少有研究探索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安全依恋人群友谊嫉妒情绪的调节作用。鉴于此,研究在总结了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对友谊嫉妒的调节作用,以及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群体中如何有不同的影响。

具体来说,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情境范式设计预实验检验友谊嫉妒诱发范式的有效性。

研究以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友谊嫉嫉妒情绪的影响为核心。首先,在预实验中探究了友谊嫉妒情绪诱导范式对于中国大学生被试的有效性。

其次,以预实验为基础,在实验一中探究了有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和有意识表达抑制策略对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人群的友谊嫉妒情绪的影响。

在实验二中探究了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和无意识表达抑制策略对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人群的友谊嫉妒情绪的影响,从而从一个整合视角探讨有、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和表达抑制策略对于友谊嫉妒情绪的影响机制。

认知重评策略对于友谊嫉妒情绪的调节效应

研究发现,对于依恋焦虑个体,有意识认知重评和无意识认知重评略都能够促进其友谊嫉妒情绪的降低。一方面基于认知资源理论与以往研究成果,认知资源的多少会对情绪调节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无意识情绪调节通过对目标的潜意识追求来改变情绪反应,这一过程发生在个体意识之外,很少甚至根本不需要占用认知资源,这反映了自动情绪调节的长处。

另一方面,依据依恋理论,依恋焦虑个体采用过度激活的防御策略,这使其对威胁信息过度警觉,从而出现认知偏见。认知重评策略可以使其重新审视刺激事件的意义,从积极的方向思考,从而消除偏见,改善其嫉妒情绪反应。

因此,认知重评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依恋焦虑人群的友谊嫉妒情绪反应。研究还启示我们,通过培养依恋焦虑个体的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可以降低他们的友谊嫉妒易感性。

研究发现,对于依恋回避人群,有意识认知重评策略不能有效改善其友谊嫉妒情绪反应,而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可以显著改善其友谊嫉妒情绪反应。

因为,回避依恋的人倾向于通过减少依恋系统的活跃度来处理社会负面情绪,这些个体应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情绪的行为抑制或表达抑制,他们可能会经常使用减少或掩盖情绪的口头或非口头表达的策略。

回避依恋的个体对他人有更负面的看法,这使得有回避倾向的个体更可能不信任支持性的社会积极信号。

在一项行为调查中,被试要求必须对正面/负面和社交/非社交形象的愉悦度进行评分,我们发现社交正面形象的愉悦度评分与依恋回避之间存在负相关。

而认知重评策略是一个正向积极的策略,在有意识加工层面,依恋回避个体可能会回避,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去抑制对其的注意。

fMRI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回避依恋的被试在调节他们的社会情绪表达时,左下叶LPFC的一个区域在重评期间活跃度持续增加,这表明他们在试图认知性地重新评估此类信息时,必须使用更多的监管资源或执行控制。

这使得重评策略的效率较低,从而导致有意识认知重评策略没有发挥作用,而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因为,相较于有意识认知重评策略,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消耗更好的认知资源,而且更不易引起依恋回避个体的警觉。

表达抑制策略对于友谊嫉妒情绪的调节效应

研究发现,对于依恋焦虑人群,有意识表达抑制策略和无意识表达抑制策略对其友谊嫉妒情绪均无显著影响。国外一些研究发现表达抑制策略对降低负性情绪体验没有效果,反而还会增加负性情绪体验。

这一结果说明,表达抑制的调节效果不仅与情绪类型有关,还与个体的特质有关。依恋焦虑的个体往往会夸大威胁信息,这一消极的内部加工模型已经自动化,其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非抑制自己的情绪。

因此表达抑制策略不管在有意识层面还是无意识层面都会失效。依恋焦虑个体的这一特点可能使其对表达抑制策略持内隐消极态度,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内隐情绪态度在表达抑制策略调节依恋焦虑个体负性情绪中的影响。

研究还发现,对于依恋回避人群,有意识表达抑制策略和无意识表达抑制策略均能够显著影响其友谊嫉妒情绪反应。

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效应受个体因素的影响。由于依恋回避人群的去激活调节策略,倾向于压抑自己的反应,与表达抑制策略相吻合,因而能够降低友谊嫉妒情绪反应。

依恋回避个体的这一特点可能使其对表达抑制策略持内隐积极态度,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内隐情绪态度在表达抑制策略调节依恋回避个体负性情绪中的影响。

研究的创新点

(1)方法创新。基于友谊嫉妒情绪诱发范式、情绪调节范式采用实验法探讨了不安全依恋个体的友谊嫉妒情绪干预机制。

(2)内容创新。探讨了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嫉妒这一混合情绪的调节效应,丰富了情绪调节的研究,为情绪调节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支持。

(3)视角创新。探讨了有意识情绪调节与无意识情绪调节对不安全依恋个体友谊嫉妒情绪的影响,有助于从整合统一的视角理解情绪调节机制在有、无意识层面的共性与差异,为改善不安全依恋的个体的友谊嫉妒情绪提供了启示。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undefined

(1)因友谊嫉妒情绪存在性别差异,为了控制性别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在实验分组环节控制了男女比例,且样本量相对较小,未能进一步探究性别、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未来研究可以加入性别这一因素,考察其在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安全依恋个体嫉妒情绪的调节作用中的影响。

(2)研究发现,相较于有意识情绪调节策略,无意识情绪调节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研究仅探讨了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未来可以进一步考察其他无意识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安全依恋人群嫉妒情绪的影响。

特别是针对不安全依恋人群容易沉浸在负面情绪事件中难以主动脱离,不依赖于抑制控制功能的无意识注意分散情绪调节策略可能更有效,未来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研究发现,对于表达抑制策略,其可以调节依恋回避人群的嫉妒情绪反应,但以往研究指出,其在降低消极情绪的同时,可能导致外周生理反应的增强,带来不适应性的结果。

然而,由于研究未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因此无法验证这一结论。未来的研究需要记录下表达抑制调节条件下个体的生理反应,对表达抑制这一情绪调节策略的适应性做更深入的研究。

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有无意识层面的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友谊嫉妒情绪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依恋群体中的不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友谊嫉妒这一复杂情绪,有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和表达抑制策略依然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对于友谊嫉妒这一复杂情绪,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和表达抑制策略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有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和表达抑制策略对于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的友谊嫉妒情绪有着不同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对于依恋焦虑型大学生,有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对降低其友谊嫉妒情绪有显著影响,其改善作用优于有意识表达抑制扯落;对于依恋回避型大学生,有意识表达抑制策略对友谊嫉妒情绪的调节作用更显著,相比认知重评策略,其更具适应性。

(4)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和表达抑制策略对于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的友谊嫉妒情绪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于依恋焦虑型大学生,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对降低其友谊嫉妒情绪有显著影响。

对于依恋回避型大学生,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与无意识表达抑制策略均能够有效调节其嫉妒情绪,同时相比无意识表达抑制策略,无意识认知重评策略对友谊嫉妒情绪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