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无名与无明是什么意思(名与无名)

导语:《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三:“无名”与“有名”的哲学本义

从“名”的哲学内涵中了解到了,名,是道存在的表现形态,也就是宇宙的空间形态。是空间与时间的对立统一,是存在与概念的对立统一,是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上一句“名可,名非,常名。”的进一步延续,老子《道德经》作为一部专门的哲学巨著,构思严谨,布局高超,逻辑顺畅,文辞优雅,每一句每一字都用得恰到好处,多一字累赘,少一字本义全无,字字珠玑,句句精华,章章典范。

通古而知今,在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之前,先参考一下两种古代的通行本。

1.《道德经》王弼注解:第一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毒之、亭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事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2.河上公 老子《道德经》 体道第一 “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者,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无论是王弼本还是河上公本,在此句的注解中,把名与形都是相区别开来的,对“名”没有赋予哲学内涵,也没有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当然,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不能要求王弼与河上公达到现代的知识水平。从哲学的角度看,此句的注解,河上公所言水平要高于王弼。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一句,阐述了“无名与有名”、即“无与有”的哲学范畴,同时也表达了“天地万物”即宇宙的哲学范畴和物理学范畴。

全面的理解这一句的哲学内涵,还是需要从汉字的历史源头考察。下面参考“无”与“有”,对“始”与“母”,对“天”与“地”,对“物”的单个汉字的甲骨文的文献资料(缺甲骨文文献的可参考后期的)。

一、无 甲骨文缺(上图)。1 此字始见于篆文,从篆文至楷书形,大体相同。清代孔广居解“无”以从“二”,亦象地也,人死而葬,则无矣。故从人在地下,以象自“有”而“无”之意。

2.無 没有,与“有”相对,作动词。《玉篇》:“无,不有也。”舞的初文,源自古代祈雨时之舞。加“亡矣”的“亡”成無,说文奇字,后楷化写作“无”。

从古代文献“无”的两种解释看,还是以前一种解释相对符合造字本义,后一种以“無”解,虽然也体现了形象字的特征,但毕竟显得比较牵强。

从“无”字的象形字的哲学内涵看,“无”字并不是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看,“无”还是言之有物的,以“有”为前提而失去,归根结底,还是有的,是相对于“有”的。故“无”,在哲学的内涵中体现了事物的客观存在。

二、有 (上图)“又”是“有”的本字。又,甲骨文像手张开,有物可以抓持,后金文加“肉”,另造有代替,突出手持肉食的本义。远古时代肉食是生存源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古人因此以持“肉”借代替持“有”。

有,存在、发生、产生、出现、所属,得到,也引申为失而复得,与“无”相对,本义作动词,有时引申为名词。“有”,是实有,具备物质的空间形态。因此,“有”的象形字与“无”的象形字一样体现了事物的客观存在,并且体现了事物的客观实在。

三、始 甲骨文(上图)缺。有的金文加“厶”(头朝下的胎儿或幼婴),强调生育能力。有的金文=(台,怀怡)+(女,母),造字本义: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最先之母。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说文解字》:“始,女之初也。”。作名词,为源本,为态。(后本义消失) 作动词,为起动,为进入发展状态,《礼记.昏义》:“礼始于冠。”

古文献对“始”字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其实,“始”字的象形字取象是一种状态,即新生儿从母亲(女)子宫内将出又未出的一瞬间的状态,在这种状中,产口已开,新生命即将出生。此种状态,故称为“始”,“开始”一词由此而来。引申为所有新生事物产生即从母体中脱胎而出时的一瞬间。“由此,始”的象形字还体现出事物的“共性”的哲学内涵,寓意着运动的起点或开端,体现了事物共同的本质和本源。

四.母 甲骨文(上图)在“女”的胸部位置上加两点,表示妇女因生育而发达的母乳。指婴儿的生育。《说文解字》:“母,牧。从女,象怀子形,一曰乳子也。”作名词。

可见,“母”的甲骨文具有多重信息,一是孕育者,二是生育者,三是哺乳者,四是抚养者。前两者与“始”字有相似的信息,后两者是“母”字所特别突出的信息。除此之外,“母”的象形字与“始”的形象字一样,也具有一个隐藏着的哲学内涵一一事物的“共性”,寓意着运动的终点或返回终点(即起点),体现了事物共同的本质和本源。

五.天 甲骨文(上图)为正面的人象,或突出头部,或在人头上加一指事符(一横)。本指人的头顶,因头顶是人至高无上的部位,故引申为自然界的最高处,作名词。

从象形的角度看,“天”字的甲骨文为一个人头顶上一个方框,寓意“头顶是天”,也寓意着“天人合一”。由此,甲骨文“天”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并且,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看,“天”还寓意着“地”的甲骨文本字也与人有关,与天有关,故一个“天”字甲骨文演绎了“天、地、人”三才俱全。需要指出的是,头顶上的方框也寓意着“天”是物质的,是有空间形态的,是最高最深最远最大的空间,天包含着地以及地孕育的万物,是物的直接体现。因此,甲骨文“天”字,蕴含着空间与时间由此产生的宇宙物理学范畴,也完全体现了事物的客观实在。

六.地 甲骨文缺 (上图) 指大地,与“天”相对。《说文》:“地,,元气初分,清,轻,阳为天。浊,重,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后演化为今文字形。

但古代文献对“地”的本字理解是有欠缺的,与象形字的普遍造字方法不十分吻合。由此,可以产生一个结论,那就是《说文解字》对“地”的象形字字形存在误解。而相对正确的字形应以秦朝时期的“地”为标准,“地”字的“也”不是《说文解字》中所主张的“蛇”头形,而是秦代的鞋形,是秦以前的古人所穿的鞋子形状。故取象脚踩鞋底下之土为“地”,“也”取音于“鞋”,“地”,形土音底。“地”与“天”一样,以“人”为参照物,头顶天,脚踩地,是谓“顶天立地”。同时,“地”包含于天,由天而生,并且与“天”一样,体现了事物的客观实在。这,就是中国汉字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体现。

七.物 甲骨文(上图)最初为(农具耒)犁地之形,后加“牛”,再演化为今文。(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礼记.乐记》:“物以群分。”《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从最初的甲骨文字形看,似农具(耒)犁地之形,可以理解为耕耘后土壤里产生的所有植物(包括小于尘土的种子)和以植物为食为生的所有动物(包括健壮的大牛),引申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是实实在在的具有各种形志的存在,进一步引申为大大小小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客观实在的总和。

所以,“物”是一个统一的概念,既是一个整体的、又是局部的,既是单一的、又是多样的。即既是“一物”,又是“万物”,是“一物”与“万物”的对立统一,并通过“名”体现“道”的客观存在。

综而言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由浅入深产生以下的三个层次的表达。第一层为“无形态之物,是天地的开始;有形态之物,是万物的母亲。”这是最直接的表达。第二层次的具体的表达即“没有形态之物,是天地共同的起源;有了形态之物,是万物共同的母体。。”。而其唯物辩证法的表达层次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通过形态的“无”与“有”的辩证运动体现“道”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形态是“有名”与“无名”的对立统一,即“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天地万物是有形态的,但在产生之前是没有形态的。天地万物起源于无形态之物,但最终又归根于有形态之物。也就是“名”生“无名”,“无名”生“有名”,“有名”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本身就属于“名”,“名”是“无名”和“有名”的母亲,“有名”和“无名”统一于“名”。这,就是标准的“有→无→有”唯物约辩证运动。“无名”和“有名”都是“道”存在的体现,也是物质的体现。换而言之,天地万物起源于“道”,也归根于“道”。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信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