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善有几种善(善包含哪些)

导语:善有很多种,哪一种善才是至善?

人应该多行善事,这是亘古不变之理。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怎么行善呢?每一个人的方法和方式都不同。

有些人会去菜市场买点活物放生,再比如资助一些有出息的学生等等。

一些人会捐钱用于修路,修学校,修庙观等等;有一些人会力行,从事公益事业,帮助大家。

反正不同身份,不同环境的人的行善各不相同,方式也不同。

那怎么样的善才是至善呢?这是今天知常容想和大家一起来聊的主题。

韩信因为到处蹭吃蹭喝而且不干活,还拿着一把剑四处晃荡,显得自己身份特殊一样。这种样子自然被乡间纯朴老百姓嫌弃。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很快名声就臭了。无奈的韩信只能四处游荡。

这个时候遇到一个漂母。这个女人看着韩信觉得这孩子怪可怜的,所以每天都会带点饭来给韩信吃,一连吃了几十天。

韩信在离开前放下豪言,以后肯定回报漂母。

结果这个女人一听韩信这句话,马上发火了。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你作为一个男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我希望你报答吗?

任何人包括漂母都不可能想到此时连饭都没得吃的少年居然是后来汉初三杰之一,被封为楚王。

韩信最后回报给洗衣女千金。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史记·淮阴侯列传》

后世立了漂母祠纪念这位女性。

《明史本纪·卷一》记载朱元璋很穷,朱玩璋穷到什么地步?

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

十七岁也算是成年了,可惜父母兄弟因为染疾过世,结果贫不克葬。关于“贫不克葬”这词什么意思是有很大争议的,所以不作解释直接引用原词。

这个时候同乡的刘继祖看到朱元璋太可怜了,就给了他一块地作为安葬他的父兄。

此时的刘继祖显然纯粹出自于恻隐之心,他觉得一个半小大人居然遭到类似灭门之灾,实是人间至悲,他当然没有想到这个如此凄惨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的皇帝。

当时的朱元璋有什么过人之处吗?相信无人可以看得出,刘继祖估计也看不出。

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就开始追封。

九月丙申,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明史·本纪·卷二》

实际上并没有至此结束,他的妻子娄氏被封为侯夫人,不但如此,后世子孙还继续受此恩惠。

在明祖陵设皇陵卫,祠祭署。奉祀一员,祀丞二员,由谁担任呢?

以刘、汪、赵三姓之后世龚。刘即义惠侯子孙,汪即汪氏老母孙也。——《万历野获编卷十四》

这个刘就是刘继祖的后代。这个汪又是谁呢?

汪是汪氏老母,汪氏曾经在危难之时救过逃荒的朱元璋。

不管是刘继祖,还是汪氏他们求助朱元璋,纯粹是出于恻隐之心,没有人会想到眼前这孩子以后会是皇帝。

这就是恻隐之心之善,最令受恩惠之人感激。

有时这种善还可以救人一命。

赵盾是晋国有名的能臣,可惜遇到的晋灵公是有名的昏君。有一次晋灵公因为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熟就把这个厨师杀掉了。

此事恰好被赵盾看见,晋灵公怕赵盾趁机发难,决定先下手为强。

晋灵公请赵盾入宫喝酒,然后埋伏甲士准备杀掉赵盾。

没有防备的赵盾在下属提弥明的护卫之下冲了出去,没有走多远,提弥明战死。

眼看赵盾要活不了,此时又有一个人跳出来挡了一挡,赵盾才逃出宫中。

这个人是谁呢?

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史记·赵世家》

赵盾有一次在首阳山打猎,看到树下倒着一个人。一时发善心的赵盾下马询问病情,结果发现这个人只是饿的时间太久了,赵盾就把自己的饭分了一半给这个人。

后来这个人只吃一点就不吃了。赵盾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母亲住的不远,想带回去给母亲吃。因为离家已经三年,不知道母亲还活着不。

赵盾觉得这个人是孝子,又多给了他粮食和肉。

这件事情很快赵盾就忘记了。他救这个倒在树下之人自然纯粹出于恻隐之心,后来多给粮食和肉那是出于感动,这个善与给粮食时的善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知常容举这朱元璋,韩信,赵盾的例子,不是说行恻隐之心之善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回报。事实上,漂母,刘继祖,汪氏,赵盾,他们在行善之时根本没有一丝杂念,纯发于心,事后根本不记得此事。

他们只是受恻隐之心驱动。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何谓恻隐之心呢?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人看到小孩子将要掉进井中就会生出恻隐之心,这个和世俗毫无关系,不是为了和这孩子父母拉关系,也不是为了博名声,更不是因为这声音而产生。

王阳明说这就是心的发端,以此为根,持续浇灌,必能长成大树。这就是学习阳明学说的开端。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从这一点开始实践,那么苦学阳明心学,自然如沙上筑屋。

梁武帝大力发展佛教,他说自己造寺、度僧、写经无数,大力弘扬佛法,有多大的功德?

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 达摩言:‘实无功德。——《六祖坛经·决疑·第一节》

何谓至善,答案不言自明。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