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变化是什么(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导语: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变化

目前我们国家的地理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与现在“省”相当的地理行政区,历史上则有不同的称号如:州、道、路、行省、布政司。

相传,远古时期尧禹治理黄河之水,将天下分为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九州也代表了华夏大地的疆域。

到了舜时,又将九州分成了十二州,将冀州分成了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了营州。

西汉时期

汉代继承了华夏九州的划分。因国土面积增大,多了一个交州和朔方。(交州即现在两广地区)。随后朔方并入并州,雍州改为凉州,梁州改为益州。到了晋代,在东汉十三州的基础上,增加了六州:1.把凉州改为雍、凉、秦三州;2.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3.将幽州分成幽、平两州。4.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西晋时期地图

从汉代到南北朝,基本上那时的州作为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省份。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不断变小也不停增多,到了唐代全国就有了三百多个州。元、宋在州区分上没有了改变,在明、清两代在州后面加了一个府,于是有扬州府,苏州府等。

因为“州”增多,变小,在唐代的一级行政区是“道”。唐初将全国分为十道,在开元时期,又分成为十五道。

而在宋朝,又改道为“路”,最初将全国分成了15路,后又分成了18路。如现在的两广地区,之前被称为广南东路(广东)、广南西路(广西)。

宋朝时期地图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开端,行省属于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全称“行中书省”,全国共10个行省、1个中书省辖地、1个宣政院辖地。

元朝开设行省制

明朝时承宣布政使的辖区是国家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和“藩司”,不称“行省。全国共14个布政使司、2个直隶地区以及其他边疆行政区。

到了清朝,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

辛亥革命后,包括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分为省(地方、行政区)、道(行政督察区)等级别。北洋政府初期分为22省、4特别行政区、4地方、3地区和2府;国民政府初期分为28省、2地方和6院辖市。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3年期间,全国被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分管30个省,1个自治区、12个直辖市,5个行署区、1个地方。

建国初期行政区划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