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陕西出土玉器(陕西出土的玉叫什么玉)

导语:中华国宝 陕西玉器(24)

玉辟邪

东汉(25—220)

高18.5厘米,长18厘米,宽6.7厘米

1978年宝鸡市北郊东汉墓出土

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玉辟邪昂首挺胸,巨目粗眉,张口露牙,口下有须髯,头顶双角后抿,足作牛蹄形,腹有羽翅,身刻圆圈与毛道纹,半立半伏,伸足蹬腿,呈吼叫嘶鸣状。辟邪背部有一圆筒榫座,头顶有一方筒榫座,可能上面驮有器物,或此器原系某物的底座。

关于辟邪的形状和用途,史料多有记述,它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造型十分奇特,并有虎与狮子头,犀牛或龙的角,牛马的蹄和羊的胡须,是四不像的猛兽,孟唐成注《汉书·西域传》说:《急就篇》载:。唐颜师古注∶升华青山岁寒三友松菊延年灵芝生天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彩焕若神。渲染专心仅在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共25年间,清代宫廷收新疆贡玉达二十多万斤,当时玉材极为丰富,作坊全国各处皆是,工艺先进、名匠辈出,产品数量增多,出现的新品种也很多。

这二件玉狗属实用装饰品,可做扇坠、剑坠、如意坠、拂尘坠及其他坠饰等。从做工及工狗特征看、其年代为乾隆略后的作品。

玉蝈蝈

清(1644——1911)

长4厘米,高1.2厘米

1982年西安市征集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蝈蝈为圆凸目,斜长头,细长体,长翼,两大腿合拢,作欲跃姿态。其细部用阴线勾勒,线条流畅,简单概括。有些细部没有刻画表现,部分缩减掉,单独的蝈蝈加上褐色闪灰的玉质,形神兼备,生动自然,栩栩如生。

蝈蝈鸣叫,“秋声荡漾”,它是诗人吟咏的题材,画家描绘的对象,也是艺术雕刻家“塑造”的内容。暮秋的景象,风起叶落,草木行将凋谢,如何表现,形式多样,各一,但要符合,才是一件好的作品。所谓理,就是要按照大自然的自然塑造、不能凭空;所谓,就是塑造得要形象饱满,意味深长;所谓“趣”,就是作品要有意趣,使人见了生情,耐人回味。玉蝈蝈不仅形象神似,而且造型严谨,形态自然而不刻板,是一件理、情、趣巧妙融为一体的上佳之作。

玉蝈蝈是件小玉饰,结合当时的现状与传世玉器分析,民间流行的种类很多,如各种器皿、实用装饰日用品及仿旧品等,制作技术也较前朝提高,选料、坯、剖、解、雕琢、抛光等都有本朝特征、玉蝈蝈属圆雕、浮雕、线刻结合的技艺,从造型特征及工艺技术看,是乾嘉时期的作品。

玉蟾蜍

清(1644——1911)

高4.3厘米,长11厘米,宽7.5厘米

1980年西安市征集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蟾蜍呈爬卧状,圆目凸鼻,宽嘴,背有凸棱,身饰凸圆纹饰,前腿屈卧,后只有一腿,称三足蟾蜍。蟾蜍在古代被视为神物,特别是战国至魏晋时期,在古墓葬内发现的天空星际图中,月亮里常绘一只蟾蜍。《太平御览》引《玄中记》载:“蟾蜍头生角,得而食 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蟾蜍辟兵。”《抱朴子》载:“内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中时取之,阴千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带有在手于身,辟五兵;若故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水经注·谷水》引《晋中州记》曾去:“先足有谶云:蟆当贵。”还有出自道教的典故“刘海戏金蟾”,认为得金蟾可致富,财源兴旺,可见当时人们相信蟾蜍是可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

这件玉雕蟾蜍是作为摆件或纸镇用的,属圆雕,目、鼻、口及身上纹饰均雕琢,突出纹饰线条,玉质细腻光洁,碧色清淡,精致入微,一丝不苟。皮色的鲜润,形象的准确,神态的生动,显示出雕刻艺术家的精湛功力,特别是对于蟾蜍静卧不动又跃跃欲出的神形刻画,更是入木三分,如果没有对生活真实、深入、细致的观察,绝不能雕琢得如此丝丝入扣。

玛瑙枣坠

清(1644——1911)

长5.4厘米,宽3.2厘米

1978年西安市征集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玛瑙雕刻三颗枣坠,二颗在下,一颗在上,枣体刻数排横细线,增加质感,其旁又贴连五颗枣核,点刻浅小不成形的孔,借红玛瑙颜色与半透明性质,表现了枣子的质感,又借玛瑙皮的颜色与特性,表现枣核的质感。

玛瑙古称“赤琼”或“琼玉”,玛瑙有不同颜色,有的带有条状与缠丝色斑,因而外观绚丽多姿,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玉石。它的使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使用玛瑙做串饰。在唐代以前,西域一带的玛瑙雕刻品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内地,品种有红玛、蓝玛、紫玛、苔藓玛、水胆玛等数种。颜色分红、桔红、褐红、葡萄紫、灰、褐、蓝、绿、翠绿、黑等各种色彩。据资料记载,玛瑙产地有吉林四平、河北宣化、甘肃、宁夏、陕西神木、河南临汝、广西博白、江苏南京等。上述的枣与枣核借玛瑙的物理性能,真实的表现了其外观特性,构思精妙,枣核的雕刻极为简单,表现得惟妙惟肖,可谓“神味隽美”。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