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康熙写的福字的解释(康熙写的福字的来历)

导语:康熙写下“福”字,为何被周总理称为“天下第一福”

众所周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墙壁等地方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它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可以说,“福”字是我们最古老、最吉祥、最受欢迎的文字。从古至今,有着不少写“福”的书法作品,其中有一“福”字,更被周总理称为“天下第一福”,它出自康熙之手。

公元1673年,孝庄太后在过六十大寿的前夕,突然重病不起,眼见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倍感焦虑的康熙听闻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意思就是天子乃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请福续寿”,如此不仅可以为长辈祛除百病,还能延年益寿。

于是康熙决定为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请福,沐浴斋戒三日后,康熙泼墨挥毫、一气呵成写下一个大大“福”字,并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有着“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之意。

当孝庄太后得到这幅倾注着康熙孝顺挚爱之情的“福”字后,果真百病全消,更以75岁的高龄善终离世。神奇的是,此后康熙也曾提笔重写,却再也写不出其中神韵,因此民间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

孝庄太后生前曾命工匠将此“福”字刻于石碑之上,成了清朝之宝,然而到了乾隆时期,这块福字碑却神秘失踪,当初嘉庆帝曾问乾隆关于福字碑的事,乾隆也只是沉默良久后回道:“布衣之相,福泽万民。”

一直到1962年,周总理批示重修恭王府,当时的考古人员在恭王府花园的秘云洞内意外发现了乾隆年间失踪的福字碑,周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康熙御笔的这个“福”字别出心裁,有着无穷的寓意。

俗话说:“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无寿是为无福可受。”一直以来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大,很少有书法家能将其合二为一,但康熙所写“福”字,窄而狭长,为“瘦”,音同“寿”,右半部又正好是王羲之“寿”字的写法,因此民间称其为“长瘦(寿)福”。

另外与常见的“衣禄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的是,康熙的“福”字又可拆分为“才”、“子”、“多”、“田”四个字,有“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之意,五福合一,可谓匠心独运设计精妙。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田”字尚未封口,因此是鸿福无边之福,孝庄皇后称其为“福之本源”,民间也有着“五福之本”的赞誉。

除此之前,康熙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全才皇帝,他的书法也堪称一绝,但因其一生很少题字,便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加上康熙御笔的“福”字寓意深远,能被称为“天下第一福”,自然是当之无愧的。

有句话说得好:“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

现如今,作为恭王府“镇园之宝”的福字碑早已远近闻名,无数海内外的游客都曾慕名而来,有平民百姓,也有访华元首。

这座福字碑,不仅寄托着世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承载着是中华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希望与意义。

愿诸君家家有福,年年康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