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陈蕃扫除(陈蕃要扫除天下他想扫除什么)

导语:以扫净天下为己任,东汉名臣陈蕃如何成为一股清流?

汉桓帝时期的东汉,已经不是汉光武帝时政通人和的盛世局面了,朝堂之上,强大的母族外戚执掌朝政,日渐长大的皇帝依靠着宦官与他们争斗不休,举孝廉则成为士族蝇营狗苟的工具,“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种种现象都预示着汉室将倾。“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立志扫净天下污秽的陈蕃,是怎么成为世人模范的呢?又为何最终捐躯死国呢?

一、志在高远,国之贞士

东汉几经沉沦,外戚、宦官、士族倾轧不休,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政治腐朽黑暗,百姓民不聊生。出身高门,无衣食住行之忧的陈蕃见证了这段暗淡的时期。眼见现实与先贤的教诲背道而驰,年幼的陈蕃立志“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并终其一生都在贯彻幼年立下的理想。然而,在人人都阿谀谄媚,依附权贵的大背景下,陈蕃是清流、是启明星,却也是异类,权臣陷害他,同僚躲着他,宦官诋毁他,皇帝不喜他,志在高远的陈蕃,也为后人留下了壮志未尽的悲壮和捐躯死国的惋惜。

不畏强权是陈蕃的名片,被世人赞叹为“国之贞士”,却也导致他在官场的几度波折。大将军梁翼权倾天下,先后立冲、质、桓三帝,专断朝政近二十年,就连昔日举荐陈蕃的恩公,位居太尉的李固都被其害死了。若是其他腌臜小人,巴不得有机会能够巴结只手遮天的大将军,或是畏惧其权势,就算惹不起也躲得起。但陈蕃何许人也,旧恨新仇下,陈蕃义正言辞拒绝了梁翼的私人请托,还把送信人活活打死,因而获罪,被降为修武县令。

汉桓帝诛灭梁翼后不问政事,掌权的宦官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鱼肉百姓,造成零陵、桂阳等地发生山贼造反。宦官们建议皇帝推选孝廉、茂才,以此镇压叛乱,实则是为了将自己的党羽安插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眼见此情此景,刚刚升迁尚书没多久的陈蕃就上书直言说:“更选清贤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建议桓帝清正贤明的官吏。这番肺腑之言得罪了桓帝身边的宦官们,陈蕃因此被外放为豫章太守。

二、忠于职守,屡陈时政

能策划诛灭了掌权二十余年的梁翼及梁氏外戚集团,汉桓帝不是傻子,在知道陈蕃说的确实对之后,立马又升任了他为光禄勋。光禄勋总领宫内一切,属官多,机构庞大,其属官秩位也很高,说一句“位高权重”丝毫不过分。“欲得不能,光禄茂才”,奸臣当道之下,权贵子弟凭借关系便能平步青云,而寒门子弟却报国无门,陈蕃决定改变这样的局面。陈蕃不仅没有动用任何特权为自己谋私,还企图革除旧制,他的正直影响了另一位名臣——黄琬。在担任光禄勋期间,陈蕃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同掌管官吏的选举,在二人同心协力下,豪门子弟发现一无所长的自己没办法“拼爹”了,而乡野的贤人则拍手称快。然而这样大好的局面没有持续多久,在利益被侵害的权贵阶层的联合诬告下,陈蕃被免职,黄琬则遭禁锢。

陈蕃没有被困难打趴下,眼见权贵当道,打算和他们硬磕到底的陈蕃决定从皇帝那里下手。当时,汉桓帝大肆封赏帮助自己成功夺权的心腹,于是皇宫内的宠臣外戚,权势很盛。“故纬象失度,阴阳谬序,稼用不成,民用不康”,陈蕃上书认为无功受赏会导致天下大乱,他的这番“恐吓”成功得到桓帝的采纳。然而桓帝是个享乐的主,陈蕃建议要执法公允、有功才封的建议他接受了,但涉及自己狩猎放纵的时候,桓帝就不接受了,也越发疏远陈蕃,陈蕃想要扫净天下的大志更加难以实现。

三、交恶宦官,名士标榜

陈蕃的屡次谏言不仅没有唤醒汉桓帝,还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宦官,最后死在他们的手上。延熹八年(165),猜测将要天下大赦的宦官们指示自己的党羽为非作歹,大司农刘祐、廷尉冯绲、太原太守刘瓆、南阳太守成缙、山阳太守翟超、东海相黄浮、河南尹李膺等刚正不阿的大臣们秉公执法,却因为宦官的诋毁或免或死。时任太尉的陈蕃在无人敢为这些名士发声之时站了出来,力劝桓帝宽免他们,还直言国家毒瘤正是为非作歹的宦官们,“而今左右群竖,恶伤党类,妄相交构,致此刑谴”,并建议桓帝要剪除阉人,恢复政通人和的局面,“陛下深宜割塞近习豫政之源,引纳尚书朝省之事,公卿大官,五日壹朝,简练清高,斥黜佞邪。”

可安于享乐的汉桓帝又怎么忍痛杀死助自己夺权又搜刮天下民膏给自己享用的宦官们呢?于是他更加痛恨陈蕃的刚正直言,而宦官们也在暗自策划消灭这个数次置自己于死地的政敌。“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陈蕃是真的敢对皇帝说狠话,甚至不惜以下犯上,为遭到“党锢之祸”的名士李膺等人说情。“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遇善何薄?待恶何优?”,被大骂一通而忍无可忍的汉桓帝以“辟召非其人”为由罢免了陈蕃。为了表示对陈蕃的敬佩,天下名士将陈蕃与刘淑、窦武合称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四、一线曙光,壮志难酬

陈蕃遭贬没多久,汉桓帝就去世了,由窦皇后执掌朝政。昔日汉桓帝想立宠爱的田贵人为皇后,在陈蕃的强硬争取下,窦氏得以母仪天下,于是窦氏执掌朝政后,信任和重用自己的哥哥窦武和立自己有功的陈蕃。窦武有心剪除宦官,陈蕃认为自己与窦武同心协力,加上窦太后的信任,大业可成矣,于是对窦太后说:“元恶大奸,莫此之甚。今不急诛,必生变乱,倾危社稷,其祸难量”,甚至愿意公开发表要扫净一切奸邪小人的言论。可惜的是,宦官们见风使舵的本事实在厉害,将窦太后哄得团团转,奉承宦官的大臣们震惊害怕,在心里痛恨着陈蕃的刚强直言。虽有一线曙光,可陈蕃的前路越走越窄,形势已经是九死一生了。

窦武、陈蕃启用遭到党锢的李膺、杜密等,又联合朝中与地方的数位有识之士,请求窦太后诛杀宦官。然而,由于窦太后的犹豫,使得陈蕃等人的谋划被拖延了三个月,已经有警惕之心的宦官们挟持了灵帝和窦太后,矫诏说是窦武谋反,宦官王甫召集虎贲、羽林、厩马刍、都侯、剑卓戈士,共千余人,哄骗正好刚回朝,还不知道情况的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合兵,杀死了窦武。混乱之中,陈蕃也被抓捕入狱,被宦官的党羽们折磨致死。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若是生于汉武唐宗的时代,陈蕃的处境一定没有如此艰难。可惜的是,桓帝昏聩,宦官毒辣,满朝臣宰皆囊括,陈蕃有心扫净天下,却无奈独木难支。陈蕃的刚正言行值得后世赞扬敬仰,但其身死事败也值得反思:谋划剪除根深蒂固的宦官,怎么能未成事之前放出豪言,让宦官们有所准备?一不掌可靠之兵,二无太后幼主的支持,看似一线曙光的背后,是十死无生的结局,“诛阉不足,送死有余,何其愚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冰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