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撇捺的笔势以及化势有哪些字(撇捺的笔势以及化势有哪些字体)

导语:撇捺的笔势以及化势有哪些

黄简讲书法(笔势篇)08——撇捺的笔势2

4、捺笔的走势

横竖的笔势讲过了,这是平直两个方向。撇捺是两根斜线,7号位的撇也讲过了,这堂课继续讲9号位的捺,也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

所有在9号方向,或者说在6到8这个区间的笔画,都可以归之为捺笔。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角度问题。有些捺笔比较平,有些捺笔比较直,所以古语说"直捺为磔,平捺为波"。

如明朝张绅《法书通释》说:"磔者,波也。而谓之磔者,微直曰磔,横曰波耳。"其实在张绅之前,已经有人这样区分"磔"和"波","波磔"连用,成为一个捺笔的代称。

"永"字八法中的捺笔称为"磔",这应该算是"微直"的捺。我们以前讲过,所谓"磔"就是开张的意思。把它放平了,那就是一个"波"。

照张绅的分法,6号位是横,3号位向上走是策,那往下走一点是什么呢?这近于横,那就是波。如果走9号方向,捺笔的头抬起来了,这就是磔。但这只是粗浅的分法,实际上一捺的走势没有这样简单。今天我们用一个统计的方法,先来看看王羲之系统真行草书中,捺笔有多少种走势,然后再下结论。先看王羲之的《兰亭序》。"春"字一捺,

我们把中线移出来,你可以看到,这是向上仰的一根弧线,挫笔断尾收。注意我们现在主要看大圈,起笔、收笔的动作是小圈,不是重点。

"舍"字一个长捺,

露锋起笔两面换,这一段先不计,只取中段大圈,也是弧线上仰。这种写法王羲之行书中很多,现在很多人意念中捺笔应该有一个很尖锐的尾巴,其实不然。"大"字,起笔看不清,因为和前面的一撇重迭,但行笔很清楚,是9号位的直线。揭笔收尾,尖尾巴,我们现在先不计,三级课程讲到裹束,那时候我们再来讲小圈的作用。

这个"次"字一样,

最后一笔捺中线也是9号位直线。

"又"字一捺,去头去尾,中线是略为有弧形的一条线,9号位。

这个"之"字的捺笔就不同了,

去除一头一尾的节点,中线是上仰的弧线,因为放得很平,和6号位非常接近,照张绅的说法,这就是一个"波"了。

这个"之"字,

中线近于直线,略有一点点下覆,接近于6号位的一横。看起来很平,所以也是"波"。

这个"之"字最后一捺,

是下覆的弧线,方向在6和9之间。它比前面那个比较弯,弧度比较大。"足"字最后一个平捺,两面换起笔,顿笔收尾,如果去除这两头的节点,中线基本上就是6号位,放得很平。所以照以前古人简单的分法,捺笔一是"磔",另一个就是"波"。

再来看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收藏的《行穰帖》,

这个帖只有两行十五个字,但非常精彩。你看这两个字的捺,都是弧线。9号位,覆势,在草书中常见这样的写法。但这是"磔"还是"波"呢?我们来看多些例子,在日本东京的王羲之《丧乱帖》,这是行书作品。"丧"字的最后一捺,9号位下覆,弧线。

"悲哀"的"哀",

这最后一捺非常漂亮,处理手法极其大胆,差不多就是半个顺时针内向圈。

"荼",这个捺笔近于直线,挫笔收。

给人速度很快,很爽利的感觉。

好,换一个作者,看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捺笔的写法。有没有见过这种捺?完全直线,一点都不弯曲,挫笔收了一个断尾,标准9号线。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这种捺笔不是偶然的,你看这个"深"字,

最后一捺也是这样写的。再来一个,"欲"字,

看这个捺笔,读帖时先看它的中线,这也是9号位的直线。

还有这个"谈"字,

这个捺笔跟前面差不多。也就是说,智永那个时候写一捺,未必是用战行的。

智永的捺笔写法很多,当然不全是前面那种直的,其他跟王羲之差不多的,我就不多举例子了。

我把刚才讲的那些字例中的捺笔走势,集中复制在这里。现在看起来很乱,如果整理一下,可以分成三组。

第一组走势是上仰的弧线,基本方向是9号位,越到下面越放得平,最下面这一根黄色的捺,接近于6号位。中间这一组是直线,都是9号方向。第三组是往下覆的弧线,最上面那一根接近于6号方向,越往下越接近于9号位,不过这是弧线。这三组捺笔中很多就是角度不同,等下我们要给这些捺笔命名,上次讲过,为了避免繁琐,我们不会给角度不同的线各起一个名字。如果真要那么做,这个名字就太多了。

把捺笔这三组线条简化一下,就是这个图。9号方向在中间,这就是"永"字八法"磔势"的方向。刚才我们看到,智永写这一磔有时就是走直线,但到张旭重新解释"永"字八法,规定写这一捺要"战行",这只是笔法动作,跟屋漏痕的写法相同,但方向还是9号位。古人说"微直为磔",中间这一走势称其为"磔势",还是符合古人的习惯。接下来,9号位两边各有一根弧线,一根下覆,一根上仰,

那这两根叫什么名字呢?覆势和仰势,在横笔中已经用过了,这里当然不能重复。

清代钱泳《书学》有一句话:"至东京汉安以后,渐有戈法波势,各立面目,陈遵、蔡邕,自成一体,又谓之汉隶。"汉安是东汉顺帝刘保的第四个年号,汉安元年就是公元142年。

我在初级课程28课中讲过,隶书前期捺笔经常有直线,姿态很简单。从王次仲创造揩法以后,就有了波势。

所谓"波势",就是好像水面的波浪那样起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覆势,用于横笔或横放的捺笔,另一种是直捺,往往用于"戈"字的中间。

所以下覆的弧线可以统称为"波"上仰的这根弧线,可以统称为"戈"。钱泳说汉顺帝之后"渐有戈法波势",所指就是这两条弧线。

"戈"是走9号方向的弧线,完整的"戈"字有四笔,中间的弧线是主要的一笔,今后讲解复合笔势"戈法"时,会进一步分析。

"心"字中间这一笔,古人又称为"横戈势",这是把"戈"这条弧线横过来放置了,但上仰的走势没有改变。

这样一来,捺笔三条线的名称就全了。

9号位中间这条是磔势,智永有时个会把它写为直线,张旭"永"字八法规定要用战行写。

磔势两边有两条弧线,往下覆的弧线是波势,波势有时候会放得很平。往上仰的弧线是戈势,"永"字的捺笔走戈势也很好看。为什么我在前面说,古人所谓"直捺为磔,平捺为波"是粗浅的分法呢?你看这两个"之"字,

最后捺笔以前都称为叫"波",其实这两条弧线是不同的,一个上仰,一个下覆,实在应该有两个名称才对。现在一个叫"戈势",一个叫"波势",这样就分得很清楚了,对不对?

5、捺的化势

五,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一捺有什么化势。

5.1漫游鱼元代李溥光先把"永"字八法的磔势改名为"金刀",然后化出一个"游鱼"。他说:"'金刀'一磔惟化一,'游鱼'上水神如戟。"

这两个笔势在冯武《书法正传》中有插图,

一望而知,这两个就是"直捺为磔,平捺为波",只是换了"金刀""游鱼"这些新名字。

这个例子一开,到后代就很热闹,"金刀"又化出"鸣鸭"、"石蜋腹势"等,"游鱼"又化出"漫游鱼""游鱼三折腰"等等。反正你可以化,我也可以化,其实那些新笔势都是差不多的。元代《书法三昧》中已经区分"纵波"和"横波",戈势也分为"纵戈"和"横戈",并且举出字例加以说明。

纵波:及友尺反爱

横波:还之远趣连

纵戈:伐成哉载茂横戈:心必恐恕悲

所以我的意思,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名字,你看捺笔这三个笔势,只要转动角度,就会产生横波、纵波、横戈、纵戈,等等。所以这三个笔势已经包括捺笔所有的走势了。

只有一个情况例外,你看这"随"字最后一捺笔,好像屋漏痕那样,

其实是连续写横波和横戈,那怎么称呼呢?叫它横波、横戈都不大对,叫屋漏痕也有点牵强。古人有一个笔势叫"漫游鱼",我觉得很不错。其实严格地说,它是近于"游鱼三折腰"那个笔势,详细考证我这里不讲了,我们就称它为"漫游鱼"好了,有点诗意。

5.2 击石波

上面都是讲弧线的,捺笔有没有用折线写的呢?好像点的笔势,曲抱势是弧线,打点势是折线,这样写出来就有两种形状。

传为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这篇文章说:"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这是说草书点画相连起伏,经常有波势。

"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照文章的意思来看,"缺波"就是少用波势、甚至没有波势,这就是击石波。

你玩过石片削水游戏吗?把一片小石头在水面上削过去,它就会弹跳几次,一次比一次低,最后沉入水中。古代贵族饮酒时,常作这种游戏,以弹跳次数多少为胜负,击石波就是取义于此。击石波在章草中很常见,中线是折线,实际是用了"九用"中的按锋和揭笔两个动作写成的,这不是一波三折,是一波两折,等于石片击水时一次弹跳。

注意后代有人用"激"石波代替"击"石波,说一捺收笔处缺了一块,这就是"缺波",他们以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欣"字为例,这样理解是不对的。

5.3翻捺势和柳叶势点的笔势中又有一个翻捺势,又称瓜种势。这就是捺笔收尾不出锋,顿笔回收。当时我举王羲之《兰亭序》"感"字为例。

完整的捺,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这也是一般人心目中的捺。但在书法中,捺还有比较短的形状,下面一个就是翻捺势,上面一个是柳叶势,有些著作称这两个笔势是点,不算捺笔,有些著作称之为长点,或者短捺。其实拉长一些就是捺,缩短一些就是点,没有矛盾。看它们的中线,柳叶势是波,翻捺势是戈,一看中线就容易理解了。

如这两个字的捺,就是柳叶势。

这个"之"的捺

也是柳叶势。

"外"字这最后一笔,

究竟是点呢,还是捺呢?你就叫它柳叶势好了。

本节要点:

· 捺笔又称波磔的来历。

· 三种基本走势:磔、波、戈。

· 化势:漫游鱼、击石波、柳叶势和翻捺势。

复习思考:

· "战行"写磔势,结果是否一定是波浪那样的曲线?有没有可能还是直线呢?

· 有没有直接用一横替代一捺的情况?不论书体,找一个例子。

本文内容由小畅整理编辑!